博雅人物网
>
公元163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63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1、韩菼 (1637~1704)
韩菼tǎn(1637年-1704年),字元少,别号慕庐,长洲人(今苏州)。出身书香门第。祖父韩治是黄岩知县。父亲韩酚是个秀才,能文。据说,顺治十年,提督江南学政的石申召见韩酚,说他貌为状元之才,但不在其身。通过指点,虽说韩酚自身青衿,却教子夺魁。韩菼家贫,少年读书,通五经义疏,力求学问。做文章,或者……
2、吴琠 (1637~1705)
吴琠(1637—1705),字伯美,号铜川,清初山西沁州徐村(今山西沁县故县镇徐村)人。曾祖父吴守礼为晚明秀才;祖父吴桧是农村小知识分子;父亲吴道默为廪生,是沁州有名的塾师。明崇祯十年丁丑(1637),三月初一日(3.26.)申时出生于一个亦耕亦读的殷实之家。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七岁。跟随父……
3、张英 (1637~1708)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生平1637年(明崇祯十年)张英出生。……
4、黄性震 (1637~1701)
黄性震(1637~1701年),字元起,号静庵。漳浦官塘湖西堡(今湖西城内村)人。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12岁时,父母俱亡,生活困苦。黄性震自幼刻苦学习,喜读史书,胸怀大志。当时,郑成功在闽南沿海进行抗清活动,后来占据台湾,他受到一定影响。到了壮年,黄性震就更加注意世事,对福建沿海要冲、港湾……
5、万正色 (1637~1691)
万正色(1637~1691年),字惟高,一字中庵,泉州东门外渡头铺浔尾乡(今城东镇浔美村)人,明崇祯十年(1637年)生。清初他改黄姓从军,驻守山东。清康熙三年(1664年),万正色招降海盗陈灿有功,被提升为陕西兴安府(治所在今安康市)游击。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翌年二月,万……
6、刘荫枢 (1637~1723)
刘荫枢(1637~1723年),字乔南,一字相斗。陕西韩城县人。康熙十五年(1676)考中进士,授河南兰阳(治今河南兰考县)县令。他在任勤慎治理,甚有政绩,被提升为吏科给事中。他曾向皇帝上疏说,廉吏必行节俭,但现在居官者多奢侈浪费,互相结交,送礼、行贿之风盛行,花钱如流水。他请皇帝下诏勉励廉洁节俭官……
7、吴英 (1637~1712)
吴英(1637~1712年),字为高,号愧能,祖居南安。自幼随父母迁居厦门,其父吴佩辉曾随郑成功驻守厦门。清康熙二年(1663年),他从厦门潜回泉州降清,改以王姓从军,授守备衔。是年,从提督王进功攻打延平王郑经,占领铜山城(今东山县),加都司佥事衔。不久,实授浙江提标都司。康熙十三年,以剿灭海寇、盗……
8、陈潢 (1637~1688)
陈潢(1637-1688) 清朝水利学家。字天一,浙江嘉兴人。青年时代好读农田水利之书,曾到宁夏河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陈潢主要业绩是辅助靳辅(1633-1692,清康熙年间任河道总督)治理黄河。清康熙年间,“淮溃于东,黄决于北,运涸于中”,黄、淮下游大片农田沦为水乡泽国。面对严重局势,陈潢不顾艰险,……
9、李辉祖 (1637~1702)
李辉祖(1637—1702),字元美,清铁岭人,明将李成梁之后。初为佐领,以才望推择为兵部员外郎。康熙十二年(1673)迁郎中,出督淮安三关。十八年出任贵州按察使,当时黔疆初复,藩伯道府咸缺,他身兼四任。会大将军贝子讨云南,驻兵贵阳,军饷皆取办于李,为安民计,其请贝子严禁军中五里外樵采及禁在道院佛刹……
10、龚章 (1637~?)
龚章(1637~?),字惕恃,号含五。清代归善县(今惠州)人。24岁中解元,康熙十二年(1673)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从不因私事求见上司,以读书自娱。主持江南考试,选拔多名士。归乡后乐于助人,邻里有急,倾囊持赠。工书法,尤善草书,是岭南“竹本派”书家中最有成就者。有行草巨幅立轴传世,全篇气势磅礴,……
11、邵长蘅 (1637~1704)
邵长蘅(1637~1704)一名衡,字子湘,号青门山人,武进(今江苏常州)人。诸生。因子除名,后入太学,罢归乡里,再未求仕,以布衣终。早年诗学-,后改学宋人,前后诗风迥异。内容多为写景、吊古,常借以寄托怀念明室之意。其诗具有浑脱苍凉、流畅自然的特点。文宗唐宋,继承唐顺之,归有光为文传统,与侯方域、魏……
12、董元 (1637~1716)
董元(1637—1716)明末清初禹州人,字善长,号仁山,别名仁斋。顺治十六年(1659)补州生员。从学儒学名士孙奇逢先生,与赵御众、钱佳选等友善,以道义相切磋。一生不仕,执教于三峰山下,认真教诲,其弟子多有成就。著书有《幼学集》一卷、《劝农集》一卷、《西溪诗草》一卷。终年80岁。刘延祜清初禹州人,……
13、冯源济 (1637~?)
冯源济(1637—?),字胎仙,号谷园,涿州人。冯铨仲子。幼聪颖,十二岁为诸生,十九岁(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由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充日讲官。以御试第一,先后任侍讲、侍读、秘书院侍读学士。因坐事罣误,降为东城兵马指挥,又任河南归德府判官,负责考城河工事。考城河最难治理,源济素勤干,不数月工成……
14、李天馥 (1637~1699)
李天馥(1637~1699),字湘北,号容斋,清合肥人。他少年聪颖,7岁能诗,称为神童。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次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学生)。入馆后,遍览经史百家,被授予检讨(国史次编修)。1688年丁父忧,服丧3年后仍任检讨。康熙十一年(1672年)升任国子监司业,掌儒学训导之政……
15、爱新觉罗·常舒 (1637~1699)
爱新觉罗·常舒(1637年-1699年),清太宗第七子。生于崇德二年(1637年)四月十九,生母是伊尔根觉罗氏庶妃。初封镇国将军。康熙八年晋辅国公,十四年削爵,三十七年授辅国公,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去世,年63岁,有子十人,有爵着2人,二子德明封三等镇国将军,十子海林封奉国将军。……
人物导航
1636年出生的人物
1638年出生的人物
1639年出生的人物
1635年出生的人物
1640年出生的人物
1634年出生的人物
1633年出生的人物
1641年出生的人物
1632年出生的人物
1642年出生的人物
1631年出生的人物
1643年出生的人物
[第1页]
[2]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