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人物网
>
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7)
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7)
91、张屏 (1874~1949)
张屏(1874-1949),字玉山,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嵩县库区乡戴村人。祖居伊川张岭,后迁居伊南戴村(今上坡)。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生。祖辈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兄妹4人,张屏居长。幼年,其父给人家看蚕坡,租种人家几亩簿地,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张屏年龄稍微大一点,便给人家当雇工,常受别人欺侮……
92、时经训 (1874~1919)
时经训(1874~1919),字志畲,河南省通许县时庄(后迁至县城东街)人。著名教育家。时经训自幼读书,天资聪慧敏捷。一生博览群书,但却不受其绳束,奇思伟论,令人悦服。清光绪二十三(1897)拔贡。1906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师范馆,在京任中书科中书、邮传部主事等职。回河南开封后,任开封府中学堂监督、河……
93、张仲连 (1874~1947)
张仲连(1874-1947),陕西省宝鸡县慕仪乡孙家村人。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生。其家祖上曾有人做过道台,后家道中落。张仲连幼时,在虢镇杨尉酒店当伙计,生性厚道,精酿酒。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饥,生意萧条,张仲连被店主辞退。至家,祖孙相见,其祖流泪说:“回来好,咱爷孙饿死在一起也罢。”……
94、陈继舜 (1874~1931)
陈继舜(1874~1931),字虞卿,1929年曾任10里团总,人称陈大帅,蒋渠村人。他身材高大,面色黑红,威猛而淳厚,赶牲口出身,有大刀一口,重120斤,常年持刀练武,身手不凡,性刚直,但平易近人,常劝诲村邻青年应勤劳,勿游闲,对赌徒和吸食-者深恶痛绝。 民国2年(1913年)3月下旬,时值……
95、马耀群 (1874~1930)
马耀群(1874—1930),祖籍陕西山阳县漫川关,清初移居本县蒿岔峪口村。清末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致力于推翻满清的斗争。同盟会在西北的领导人井勿幕委派他在潼关发展同盟会员,组织和扩充革命队伍。他同师之敬等人以组织戏班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他收容地方“刀客”,配合徐国祯潼关复汉军在宣统三年(……
96、林质兰 (1874~1922)
林质兰(1874—1922),女,字西园,澄海县澄城镇信宁村人。出生于上海,后返原籍。黄嫫妽(1877一194 3),女,字清芬,澄海县澄城镇城东人,为人豪爽。林、黄两人为妯娌,时痛国事衰沉,常怀维新救国殷望,决意兴办女校,提高妇女觉悟,促进妇女解放。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林质兰和黄嫫妽随夫侯……
97、爱新觉罗·溥伦 (1874~1927)
爱新觉罗·溥伦(1874年11月10日—1927年1月21日),字彝庵,爱新觉罗氏,隶属满洲镶红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五世孙,成哲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玄孙,贝勒爱新觉罗·载治第四子。过继给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为嗣孙,袭封“贝子”爵位,时称“伦贝子”。1904年3月4日,贝子溥伦率清帝国代……
98、李振殿 (1874~1965)
李振殿(1874~1965年),字廷芳,海澄海沧(今属厦门)人。少时就读于私熟,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赴马来亚沙捞越从商,在古晋市自创长城商行,经营进出口贸易。民国元年(1912年),在新加坡创设长城栈,经营沙捞越土产、橡胶出口业务。日军攻占新加坡时停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业。他早年加入同盟会……
99、唐拾义 (1874~1939)
唐拾义(1874年~1939年),原名振之,字拾义,南边白坭 村人。父于芦苞镇经营商业。唐年青时在广州博济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攻读西医,学业成绩出众,毕业后曾在芦苞镇行医。民国元年(1912年)起在广州华林街开设诊所,专治哮喘症,并自制久咳丸、发冷丸等成药销售。他十分注重宣传,不惜耗资在报上及……
100、李迪瑚 (1874~1952)
李迪瑚字聘珍,号葆珊(或宝笙),晚年好佛,又号匏僧、闲云居士。浦城县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末拔贡,授候补通判。光绪三十年(1904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经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回国,创浦城公立小学堂并任校长。次年就任浦城县劝学所总董、浦城商务分会总理。在日本,他……
101、毕宁清 (1874~1925)
毕宁清(1874—1925) 字荣九。博山县西寨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山东内画壶艺术的奠基人。9岁起随其伯父、当地著名画师毕云亭学习书画,2年后毕云亭去世,毕字清即与其兄离家到禹城以画谋生。后为当时山东巡抚张曜所赏识,毕宁清被邀为幕宾;曾为张曜画贡品《玉带河图》,颇称其意。后经张曜保荐,朝廷授……
102、孔祥桐 (1874~1922)
孔祥桐(1874—1922)字润生。曲阜县(今曲阜市)城内考棚街人。他深受戊戌变法影响,主张维新应以教育为始基,教育必须注重物质学科。1902年 (光绪二十八年) ,应孔祥霖之邀,赴日本考察学务实业。回国后,尽焚旧存文稿,一意研求新学,崇尚实业救国。不久,考入山东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再次赴日本攻读……
103、张新 (1874~1916)
张 新(1874-1916),字瑛如,上海市金山县吕巷镇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生。父母早丧,迁家廊下,致力于学问。画学南田,书法宗板桥,动、植物等科学则崇尚实践,于水彩、铅漆及油画、篆刻等均能极其工致。其作品,曾于巴拿马各赛会上展出。宣统三年(1911),迁返吕巷,时沈叔眉筹建养中学校,他……
104、马锦春 (1874~1939)
马锦春(1874~1939),字贡芳。镇江人。辛亥革命将领。父亲马益三,曾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幼年从举人鲍恩暄读书,后曾任镇江府中学堂教习。20多岁弃文习武,先后入南京武备学堂、炮兵学堂,期间结识倪映典、熊成基等革命志士。后又到日本学习并参加同盟会。回国后,任广东新军第二标第二营管带,在第一标标统赵……
105、李景星 (1874~1939)
李景星(1874—1939) 字紫垣,号阳平。世居宝鸡县阳平镇西街集贤村。宣统二年(1910)因水灾迁居红房村。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月,以廪生肄业于陕西高等学堂。历任本县高等学堂堂长、凤邠师范学校教员、宝鸡县议会议长、宝鸡县财政局正绅、陕西省议会后补议员、省公署谘议、省立第二中学教员等职……
人物导航
1873年出生的人物
1875年出生的人物
1872年出生的人物
1876年出生的人物
1871年出生的人物
1877年出生的人物
1870年出生的人物
1878年出生的人物
1869年出生的人物
1879年出生的人物
1868年出生的人物
1880年出生的人物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