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人物网
>
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61、何书文 (1867~1917)
何书文(约1867~1917),师公法号何腾云,壮族,城厢乡番村人。何的祖父、父亲都是“三元教”师公。书文是独子,按三元教规继承父业,并传子收徒,三元教在他家祖孙四代中一脉相承。今城厢乡的都满、莆田等村都有他的徒弟。何书文入教时,正是师公唱本娱神转入娱人的年代。他从21岁开始,编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生活……
62、庄赓良 (1837~1917)
庄赓良(1837~1917) 原名恺生,字心安,晚年自号栩园老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武进人,寓居区境内周线巷。太平军攻克常州后,随父寄居湖南益阳。赓良以书法闻名,从小受其父庄受祺(道光进士)督教指导,笔参篆隶,雄浑苍劲,能融隶书、魏碑于正楷之中,尤以密行小字为胜。1983年,武进县重修……
63、林家浚 (1841~1917)
林家浚(1841~1917),字剑泉,龙溪都长青村(今东港镇长青村)人。其家前辈从事商业。家浚少时,在家塾培隽书室学习,受到较好的启蒙教育。二十一岁考中秀才,三十六岁参加乡试,得中光绪二年副榜。光绪十八年(1892)时五十二岁,被派往本省连山厅任教谕。越年,调补肇庆府教授缺,不久卸任归田。家浚居家很……
64、赵惟熙 (1859~1917)
赵惟熙(1859~1917),字芝山,南丰人。幼随父入蜀,求学于壁山名儒郭兰塘。清光绪十六年(1890)中进士,入翰林院。历任会试同考官、学政、国史馆总纂、知府、垦务官,民国时任陆军上将、都督、宣抚使,参政院参政、参议院议员等职。在陕西创办崇实书院,于右任在此求学时爱其器重。在贵州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65、孔广洋 (1842~1917)
孔广洋(1842~1917),长坡镇人。前清诰授光禄大夫,太学生,国子监肄业。光绪五年(1879),初任安徽省宣城县丞,后任知县。二十二年,任六安直隶州知州,授予三品衔。宣统元年(1909),任太平府知府,钦加二品衔。未几,清廷倒台,束装回籍。途经香港,同林天嶷等人发起开辟清澜港商埠事宜。至民国3每……
66、李德镛 (1869~1917)
李德镛(1869~1917)字惕仁,号天麓。浏阳官渡人。清同治八年(1869)生,清末举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应聘江西袁州(今宜春市)中学堂任教,次年患鹤膝风回乡,创办天麓书庐。后与地方绅士共商,征田募捐创办菊溪初等小学堂,并举办教育研究会,培养师资。后下肢瘫痪,仍继续创办永和新实简易识字学……
67、谢化南 (1845~1917)
谢化南(1845~1917) 号棠洲,城关人。自幼攻读经史。凡登门求教的,均悉心指点,诲人不倦。光绪九年(1883)中进士,留京任户部主事。甲午战争后,国事日非,化南深感力不从心,欲辞官回乡办学,未获准,后来又调任云南知府。到任不久,因长兄病危,便借故辞职返里,设堂讲学,倡导教学革新,增设数学、时事……
68、王世琪
王世琪(?~1917)字炳青,宁乡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刑部主事。后为大理院少卿,兼摄正卿。二十三年,以父丧归里。黄遵宪邀入时务学堂讲授法律,不就。三十二年任法部右参,后改左参,旋调总检察厅厅丞。宣统二年( 1910)署法部左丞。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任其为法部副大臣,辞归。深居简出,不语……
69、邹云彪 (1861~1917)
邹云彪(1861—1917),株洲县龙凤人。曾在清军任长门炮营哨官,后官至武功将军,赐封三代。1911年,任延平协兼带两营。是年秋,革命军武昌起义,举义旗响应,为光复福建立下首功。历任福建省水陆总司令部参谋、福建省西路警备队统领、闽西警备司令,晋升陆军中将。1917年6月,病逝于官署。……
70、恽毓鼎 (1862~1917)
恽毓鼎(1862—1917),字薇孙,一字澄斋,河北大兴人,祖籍江苏常州。光绪十五年考中进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提调,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侍读学士,国史馆总纂,-研究所总办等职,担任晚清宫廷史官达十九年之久。著《澄斋诗钞》、《澄斋文稿钞存》、《澄斋日记》。……
71、沈汝瑾 (1858~1917)
沈汝瑾(1858~1917)字公周,号石友,又号钝居士、听松亭长。常熟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庠生。赋诗题《春夜宴桃李园》,有“花月醉乾坤”句,为学使赏识,遂以诗名。沉浸于诗数十年,主要学杜甫,上溯汉、魏,下逮宋、元,不受虞山诗派影响,与同时同乡张鸿、杨圻诸家之作异趣。自谓“五百年无入眼诗”。多……
72、朱敬熙 (1852~1917)
朱敬熙(1852~1917),字缉斋,清朝附生,累试不中。他是崇安县著名缙绅,田产居全县首户。因捐金,遂援例为农部郎中。后以花翎二品衔改道员,候补浙江。清光绪十三年(1887)他遵照母亲意愿,出资三万银元构建城南馀庆、垂裕二桥。现仍存馀庆桥,成为武夷山市著名的旅游对外开放的景点。又资助修复景贤书院和……
73、高振英 (1855~1917)
高振英(1855~1917),绰号高四棒子,宝国老镇水泉村人。家境贫寒,因其秉性倔强,好抱打不平,深受群众信赖。1916年,朝阳地区大旱,粮谷歉收,百姓啼饥号寒,哀鸿遍野。正值百姓饥寒交迫之际,民国警察奉命改组,就地筹饷,以“地亩捐”附加费名义,强行摊派到百姓头上,民众叫苦不迭。朝阳县衙派肖委员到宝……
74、刘百胜 (1863~1917)
刘百胜(1863—1917),又名刘礼山,田心尾人,出身贫寒。1910年组织“0会”,1917年被捕杀害。……
75、江王泉 (1888~1917)
江王泉 江王泉(1888—1917年)。字玉壬泉,号山渊,良垌镇岐岭南溪村人。祖父江诚和、父亲江慎中、胞兄江王旬都是举人。家有一幢藏书大楼,藏书数万册。他生于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深远,且赋性聪敏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从小饱读诗书,下笔干言立就;年十七。县试冠军.翌年院试岁考。以第一名进痒。他是……
人物导航
1916年去世的人物
1918年去世的人物
1919年去世的人物
1915年去世的人物
1920年去世的人物
1914年去世的人物
1921年去世的人物
1913年去世的人物
1922年去世的人物
1912年去世的人物
1923年去世的人物
1911年去世的人物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