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人物网
>
江苏省
>
徐州市
>
铜山区历史人物介绍9
铜山区历史人物介绍9
赵龙云
赵龙云,铜山区太山乡横山村人,自幼在本村读书,后到姜集高等小学就读。民国8年(1919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在徐州)。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七师学生陈亚峰组织“赤潮社”,创办《赤潮旬刊》,宣传新思想。赵龙云深受其影响,积极参加活动,非常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张大烈
张大烈,字景武,铜山人。清末徐州一带巨商,号称“首富”。张大烈农民出身,原来家中仅有几亩土地。早年迫于生计给人当伙计,开过饭铺,当过兵。后投奔徐州一个开洋货铺的本家,靠推独轮车运货度日,亦附带做些自己的买卖。后来积攒本钱,便在徐州南门瓮城路东开设洋货店,字号“……
姚佐唐 (1898~1928)
姚佐唐,早期徐州铁路工人领袖,安徽桐城人。姚佐唐在家乡中学毕业后,即来到陇海铁路徐州北站大厂当工人,后升任机车领班和徐州铁路工会会长。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他不断阅读进步书籍,接受进步思想,积极从事组织、领导铁路工人争自由、反-斗争。民国10年(1921年)1……
王少华
王少华,原名宗琦,号少华,铜山区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少华去南京省办自治讲习所学习,在革命新思潮影响下,加入同盟会,成为徐州地区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后任铜山县自治研究所所长,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地相继宣告独立。是年12月3……
鹿世昭
鹿世昭,原籍山东泰安,幼年随父背井离乡逃荒到铜山县野场村,被鹿广继收作义子,改名鹿世昭。 鹿世昭在思想进步的私塾先生、其叔鹿卓继资助下,得以在小山高小读书。民国17年(1928年),经中共徐州县委委员鹿卓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鹿世昭与县委委员赵龙……
李春城
李春城,区青山泉村人。少年时毕业于柳泉高级小学,后考入徐州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学习用功,追求真理,有救国救民的抱负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 民国14年(1925年)初,在共产党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孙树成的鼓动影响下,毅然离开家乡,奔赴广东,考……
蔡敦仁
蔡敦仁,区内柳泉乡东蔡家村人。在铜山师范学校就读期间,经顾子扬介绍加入国民党。民国13年(1924年)又经顾推荐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他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为消灭陈炯明军队立下战功。民国15年,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先后任教导第一团副团长、……
赵立 宋
南宋徐州张益村人。南宋初年抗金勇士,民族英雄。 赵立以勇敢隶兵籍,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每次作战,总是冲在前边,对临阵退却的人严惩不贷。靖康初年,金兵大举南侵。赵立因屡立战功,被任为武卫都虞候。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攻徐……
庞勋 唐
唐末桂林戍卒起义军首领。咸通三年(862年),唐王朝令徐、泗募兵2000,分800人戍守桂林,庞勋任粮料判官。原说3年代还,但6年过去,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仍借口要他们再守1年。戍兵们对官府的一再拖延及对带兵将官的贪猥欺凌极为愤怒,于咸通九年七月哗变,徐州人许……
姜肱 汉 (?~173)
字伯淮,东汉彭城人。他家世代为名门望族。姜肱同他的两个弟弟仲海、季江都以孝行著称于世,兄弟之间友爱至深,经常同眠共被,一起生活。有一次姜肱与三弟季江一起到郡治谒见郡守,夜间路上遇到强盗,要杀他们,姜肱和季江争着代兄弟去死。强盗见他们兄弟如此情深,便把两人都放……
龚胜 汉
汉彭城人,字君宾。好学明经。与龚舍相交甚密,并重名节,世称“两龚”。初为郡吏,三举孝廉,又举茂才,为重泉县令。后因病去官。哀帝原为定陶王时,对龚胜已有所闻。龚去官后,在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推荐下,被哀帝征调为谏大夫。龚胜屡次-求见,陈述百姓疾苦及官风不良。2……
刘歆 汉 (前50~23)
刘歆,(约前50年-后23年),字子骏,西汉末年人,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宗正刘向之子。公元前6年(建平元年)改名刘秀。刘歆在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刘歆跟随其父刘向担任整理秘书的职务,他将左丘明的《左传》(即《左氏……
解忧公主 汉 (前120~前49)
解忧公主(前120年—前49年),西汉彭城人,楚王刘戊的孙女。汉太初四年(前101年),被加封公主而远嫁乌孙国王,在乌孙生活50年。乌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前161年由河西走廊迁至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与西汉王朝关系密切。匈奴忌恨这种关系,准备攻伐……
始祖 上古
传说上古颛顼玄孙陆终第三子,姓篯名铿。尧封之于大彭,成为大彭氏国的始祖。关于彭祖事迹的传说,古籍记载甚多,说他常食桂芝,善调雉羹,又善导引行气之术(即今之气功),其寿甚高。历史上的彭祖当实有其人,为大彭氏国的部落首领。……
张竹坡 清 (1670~1698)
张竹坡(1670—1698年)名道深,字自德,号竹坡,是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竹坡幼年聪明好学,以博闻强记闻名乡里,他发奋进取,才识过人,恃才傲物曾以帝师国相自许。康熙三十四年,26岁的张竹坡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点评-一书。他共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论,为中国的……
人物导航
铜山区名人
沛县名人
丰县名人
邳州市名人
睢宁县名人
鼓楼区名人
云龙区名人
新沂市名人
泉山区名人
贾汪区名人
铜山区景点
铜山区十大景点
铜山区特产
铜山区十大特产
铜山区地名网
闂佸憡鑹剧粔鍐残ф径鎰婵犲﹤鎳庨崑锟�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返回电脑版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