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人物网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应县历史人物介绍3
应县历史人物介绍3
李继岌 五代十国 (?~926)
李继岌(?-926年),代州雁门人,后唐庄宗李存勖长子。庄宗即位,封为北都留守,判六军诸卫事,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圣宫使。 同光三年,晋封魏王,以西南行营都统带兵攻伐前蜀,以郭崇韬为都招讨使,灭亡前蜀,王衍投降。班师回朝至渭南,听闻后唐庄宗败亡,师……
李从厚 五代十国 (914~934)
李从厚(914年12月17日―934年5月24日),小名菩萨奴,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一作第五子 ),母为昭懿皇后夏氏 ,五代时期后唐第三位皇帝。天成元年(926年),授任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天成二年(927年),改任河南尹。长兴元年(930年),受封……
李琰 五代十国
李琰,是李霓的父亲、后唐明宗李嗣源(又名李亶)的祖父。公元926年,李嗣源即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唐烈祖,谥号孝靖皇帝,皇陵称奕陵。……
李教 五代十国
李教:李霓的祖父、李嗣源的曾祖父。是李琰的父亲公元926年,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公元926年,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唐毅祖,谥号孝质皇帝,皇陵称衍陵 。……
李聿 五代十国
李聿,是李教的父亲,李琰的祖父,李霓的曾祖父,李嗣源的高祖父。926年,李嗣源登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后唐惠祖,谥号孝恭皇帝,皇陵称遂陵。……
李霓 五代十国
李霓:一作李电,沙陀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父亲。公元926年,李嗣源即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唐德祖,谥号孝成皇帝,皇陵称庆陵。《旧五代史》:“皇考讳霓,皇赠汾州刺史,追尊为孝成皇帝,庙号德祖,陵曰庆陵” 。……
朱邪骨咄支 唐
朱邪骨咄支:朱邪铁勒的后代、朱邪尽忠的父亲,处月酋长,沙陀人。……
朱邪辅国 五代十国
朱邪辅国:朱邪铁勒的后代、朱邪骨咄支的父亲,处月酋长,沙陀人。其父朱邪金山被唐朝封为“金满州都督”,受北庭都护府管辖,累封张掖郡公。朱邪金山死后,朱邪辅国嗣位。公元712年,沙陀受吐蕃压迫,北迁庭州,他遂率其部入朝,朝见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复领金满州……
朱邪金山 五代十国
朱邪金山:朱邪铁勒后裔、朱邪辅国之父,处月酋长,沙陀人。公元662年,他跟从武卫将军薛仁贵讨伐铁勒有功,唐高宗李治授其为墨离军讨击使。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在庭州(今新疆昌吉吉木萨尔)设立北庭都护府,他被封为“金满州都督”,受北庭都护管辖,累封张掖郡公。……
朱邪尽忠 唐
朱邪尽忠,朱邪铁勒的后代、朱邪骨咄支之子、朱邪执宜之父,沙陀人。朱邪尽忠,安史之乱之后,回纥占领西域,而吐蕃则趁乱占据河西、陇右(今甘肃)。沙陀人受回纥挤压,于是投靠吐蕃,于789年与其联军攻占庭州。后来,吐蕃为防止沙陀与回纥勾结,将其迁至甘州(今甘肃张掖),……
朱邪执宜 唐
朱邪执宜,沙陀人,朱邪尽忠之子、朱邪赤心之父,曾担任过阴山府都督。其祖先是陇右金城(甘肃兰州市西北)人。沙陀是西突厥的别部,又名处月,后被音译为朱邪。因突厥习惯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所以沙陀部落的人都姓朱邪。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沙陀部首领曾随西突厥贵族阿史那弥射前……
李克宁 五代十国 (?~908)
李克宁(?-908年),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奠基人李克用幼弟,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叔父。李克用起兵云中时,曾经任奉诚军使·及镇太原,授辽州刺史,累至云州防御使。乾宁初年,改忻州刺史。跟随李克用入关讨伐王行瑜,充马步军都将,以功授检校司徒。天佑初,授内外都制……
李克恭 五代十国
李克恭 ,后唐太祖李克用弟,初为决胜军使。李克修卒,以克恭代为昭义军节度使。克修为人简俭,潞人素安其政,且哀其见笞以死。克恭横暴不法,又不习军事,由是潞人皆怨。克恭选后院劲兵五百人,献于太祖,行至铜鞮,其将冯霸以其徒叛。太祖遣李元审讨之,战于沁水,元审大败被……
李克让 五代十国
李克让,后唐太祖李克用弟,少善骑射,为振武军校,从讨王仙芝,以功拜金吾卫将军,留京师。李氏自宪宗时以部族归唐,唐处之河西,尝遣一子宿卫京师,赐第于亲仁坊。其后太祖起兵云中,杀唐守将段文楚。唐发兵讨太祖,遣王处存以兵围亲仁坊,捕宿卫子克让。克让与其仆何相温、石的……
李国昌 唐 (?~887)
李国昌(?-887年)本名 朱邪赤心,字德兴,唐朝末年沙陀部首领, 朱邪铁勒后代、朱邪执宜之子,袭父职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大中年间,以战功迁蔚州刺史、云州守提使。咸通十年,任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部落军使,镇压庞勋起义有功,拜单于大都护……
人物导航
应县名人
怀仁县名人
山阴县名人
朔城区名人
平鲁区名人
右玉县名人
应县景点
应县十大景点
应县特产
应县十大特产
应县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