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潜江人物

郭之干


[]

郭之干,字宗卿,号恭冈,明,潜江人(今泰丰办事处),是郭之藩之弟。康熙潜江县志》(卷十五?人物志,以下简称《县志》)对其记载只有简短的六十余字,“万历癸酉(即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初任卢氏,多惠政,祀名宦。擢刑部郎,出守庆远(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府。入觐,请告居乡”。居乡后“急赈贷,设立义学义田。年六十三卒,祀乡贤”。这份传记只能算作郭之干人生之速写,好在甘鹏云先生所著《潜江旧闻录》,(以下简称《旧闻》)对其有比较系统的记述。

《旧闻》所记载郭之干的宦迹来源于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之下的郭正域所著《黄离草》一书。郭正域是今武汉江夏人,与郭之干是同族、老乡加挚友,他官至礼部侍郎(正三品),著述颇丰,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因不满首辅沈一贯被罢官还籍。郭之干死后,郭正域甚是悲痛,并为郭之干写了一篇墓志(以下简称《墓葬志》)。

卢氏知县 尽施仁政

郭之干在万历十五年(1587)任卢氏县(今河南卢氏县)知县。卢氏县位于河南西部(当时属陕西布政司辖),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深山穷县,全县共有大小山峰四千零三十七座,平均海拔一千二百二十一米,这里十年九旱,盗贼频出,民众生活十分穷苦。郭之干上任伊始,即遇卢氏县苦旱,乔禾枯萎,田地不产颗粒,老百姓都靠吃草木来维持生命,很多人被活活饿死。《墓志》载:“岁有大旱,人食草木,饿骨如丘”,郭之干“即遣人之家(回老家),收麦数百斛(hú,古时候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相当于今天一百斤),济卢氏”。新任知县能如此作为,视百姓如己子,爱百姓如父母,让卢氏百姓感恩戴德,当作普度众生的观世音广为传诵。

万历年间,正是明王朝末年,朝纲混乱,国库亏空,官场腐败,社会动荡,各地民众不断出现抗粮(税)造反,军队也时常因粮饷不足、吃不饱发生兵变,尤其北方女真人已正式与大明王朝分庭抗礼,并不断进犯京城。在这种大环境下,卢氏的治安状况好不到哪里去。卢氏地处深山,饥民、流民为盗甚多,贼寇占山为王盛行。郭之干针对这一现状,以礼教化这些人改邪归正,以德感动这些人立地成佛。如,他发出“招流移”公告,只要他们下得山来,改邪为良,可以分给他们山地,落籍为民。这些流寇盗贼,得知有这样贤能仁爱的知县,纷纷改邪归正。因而《墓志》载:“招流移”“为条数事请于当路,盗以宁”。

郭之干的仁政无处不在。如,对于县衙监狱的罪犯,他不允许衙役狱卒滥用刑具。《墓志》载,对囚犯“于是省敲扑(敲扑,古代鞭打犯人的刑具,短杖曰敲,长棍曰扑,亦指敲打鞭笞)”。又如,卢氏再遇大旱,他不仅放粮赈灾救济贫乏百姓,还怕饿死人,就连滞留在监号里无血债的轻罪囚犯也都予以释放。

郭之干为解决赈灾粮食的来源,他在卢氏重新丈量田土,均衡税赋,让耕者有其田。从水网湖区走出去的他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建了一些节流储水抗旱工程。卢氏贫穷教育基础差,三年一次的乡试总难出人才,他没有责怪读书人的愚钝,总是自责自己重视教育不够。为了鼓励卢氏学子发奋学习,他与乡绅名士商议,在学宫东南建了一座“奎楼”(奎楼,俗名拐角楼,又名魁星楼,按照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或名人相对应的说法,即可出人才),至今百姓都还在传诵。他在卢氏任职五年调入京城时,皇上下诏对其在卢氏的政绩进行了一番褒扬,老百姓万人十里相送,并说,如果不是皇命如天不能违抗,我们一定要将他留在卢氏。《墓志》载:郭之干“治卢五载,其意在均田亩,修水利。卢文事稍不振,公曰‘责在有司’。乃聚知名士月试之,建一奎楼以示风励。秩满,纶音(guānyīn,指帝王的诏书旨意,或至高无上不得违抗的命令)褒美,征入京”。后来卢氏人民将他供奉到了名宦祠堂。

刑部郎中 平反冤狱

在明朝能从知县岗位上进京做官是十分不容易的。要么政绩卓越,要么要朝廷有十分过硬的关系,即受内阁、吏部、行省等某重臣赏识而被举荐。如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清官海瑞,从淳安知县高速调入京城,就是湖广道御史黄立阶举荐给裕王(即后来明穆宗朱载垕)府的,而得到了徐阶居正赏识才被重用的。郭之干属于前者,当然肯定也少不了有人举荐。从《县志》所载“师事吴悟斋先生”推测,他的提拔可能与万历年间的大学士吴悟斋有关。

明清两代的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郭之干入刑部先任员外郎,后升郎中,负责对两京(北京、南京)十三省上报的重刑犯进行复审终结工作,虽然他没有直接决断权,但他前期审查提出的意见十分重要。这就像今天人们常说的“国家部办委,一个处长管全国”的道理一样,那时六部衙门的权力更集中、更大。

郭之干在刑部牢记“省刑慎狱,仁心为质”的古训,认真甄别每个案件卷宗,严把可能产生刑讯逼供的冤假错案的关口,《墓志》载:“公刑部郎五年,释轻重囚犯六十余人”。郭之干“省刑慎狱”并不是和稀泥对违法犯罪的放纵,恰恰相反,他公正廉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墓志》记载:宫中有一个名叫刘进忠的内相(即宫内辅佐皇帝的要员,有时也是对掌印太监的尊称)打死了人,审案者受贿并屈于权贵,诬陷是他人作案,郭之干知道后十分气愤地公开说:“得知众口,杀人者进忠也,安得累他人?”他态度坚决地非要治刘进忠死罪不可。这时,吏部派人来给他行贿说情,并讲到看在刘进忠服侍皇上的份上请网开一面,他拿出大明律法予以回应不可赦免。他的刑部上司受外界压力,也给他说道,此事你网开一面后即给升官,他也态度坚决没有答应。并说“(为)杀人者得官,如天道神明何?”刘进忠被处极刑了,但郭之干由此得罪了吏部和刑部的长官,他被排挤出皇宫、挤出京城,任庆远知府。

庆远知府 吏爱民戴

庆远是大明王朝西南边陲荒莽的贫穷之地,这里居住着以壮族为主,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多个少数民族,属于边远难治之地。万历二十七年(1599),庆远的百姓听说从京城派来了一位勤政爱民、不畏权贵的清官,“七邑之民千里相迎”。郭之干万分感动,面对类似流放的任命,有人说:“庆远远去京师万里,苦也,公为何?”他却笑着说:“万里非远,顾所树立耳!”

郭之干到庆远后没因朝廷权臣打压、排挤而悔恨气馁消极,也没有因这等穷山恶水之地而怨天尤人马虎对待工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治安,打击盗贼,让其闻风丧胆。第二件事是清理狱讼,平反冤狱,开门接讼,让老百姓告状伸冤有门。他常下到所辖各县,当听老百姓-或有状书要递交时,他立马停在路边接受并审理诉讼。《墓志》载:郭之干“常自行县,有疑讼辄就路旁决”。由此,“僮(zhuàng,壮族旧时称“僮”)贼不敢犯,民不忍讼”。

郭之干不仅勤政为民,为官也很清廉。南丹土司将他们私藏的粮饷上百金送到府上,说我们这里穷,府上库银亏空,这点钱您就留着用吧。他却说:“为郎而白,为守而墨耶?吾实禄渐厚,吾志乃下耶?”这段话说得送礼者无地自容。后来台司(指三公等宰辅大臣,后对巡抚、各省布政使亦称台司)知道此事后,也对郭之干敬畏三分。

郭之干在庆远有“吏爱民戴”之美誉,其政声朝野闻名,吏部将他作为最优秀的知府之一,推荐皇帝接见,他却不以为然,不仅没进京城朝觐,而且上疏以老乞休归里。《墓志》载:“比入觐,铨司(主管选授官职的官署,即吏部的别称)以最闻,慨然曰:‘仕官不止车生耳,百年鼎化为乌有,安能以六十老翁,奔走万里外耶!’遂上疏乞休”。

居乡待邻 慷慨好义

郭之干一生慷慨好义,喜欢成人之美,周人之急。特别乡邻和族人大事小事找到他,只要他能办到的,他定会慷慨解囊,不惜余力去办理。《旧闻》中记录了这样几件事。

一是置义田。当时居住黄汉垸的郭氏家族称得上名门望族,但郭之干“念宗族不乏贫窘者,为置义田百亩于黄汉垸”接济族人。这百亩田都是黄汉垸最好的田,“常稔(rěn,庄稼成熟),不虑水旱”。

二是设义学。他归里后,看到家乡不少人家因贫穷,子弟不能上学读书。于是,他利有自家的房屋,请来了老师,免费让“家乡里贫苦子弟”上学读书。

三是捐仓廪赈灾。某年家乡遭遇大灾,他亲自到灾民聚集点,端茶递饭“以哺饥者”。当看到粥棚赈灾粮不足时,“则捐仓廪以赈灾,陈年之积,几为一空”。

四是帮乡邻。乡邻有事进京找他,他即放下手头事热情接待。对进京的贫者,他“为僦(jiù,租赁,租屋而居)室授爨(cuàn,烧火煮饭)”;病者他“延医疗治”;不幸客死者,他“经纪其丧,为椟(dú,棺材)车以归”。居乡,当贫困乡邻家里婚葬缺钱找到他时,他“酌多寡以贷,或折券不问”。

乡邻对他慷慨好义之举交口称赞,在他六十三岁过世时,乡邻特地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并请他的好友费尚伊(今仙桃人,万历五年进士,翰林学士,官到陕西按察佥事)撰写了墓志铭。《旧闻》最后特别说明:“汉碑多门生故吏所立”,“唐宋以来,墓碑率子孙所立,他人这之者绝少。恭冈郭公有德于乡,乡人为之立碑,自是一创举”。

郭之干致仕归里后居城内西北(今北门转盘一带)“万元书屋”的别墅内。据《县志》记载:“中有桃花洞、五老峰、翠柏亭、琅玗(yú,一种稀有的玉)坞、开均洞、长春堤、芙蓉岸、莲花池、天香道、汇清亭诸胜,题咏甚众”。可惜这些诸多让人浮想联翩的胜景我们现在都只能在故纸堆里回味了。明万历承天府知府王禹声为郭之干位于潜江城西北的书屋赋诗,诗名《万元书屋汇青亭》,其中有一句“树杪夜声巢一鹤,池边月落静孤琴”。知府月夜在郭之干家抚琴吹笛,月落之际,琴声方息,足见郭之干当年盛名满誉朝野。

入九泉之后的郭之干不知何故葬于“县西七十里荆门彭冢山”(今积玉口镇借粮湖一带)。他葬于何处不重要,重要的是潜江人民没有忘却这位宦迹卓越、吏爱民戴的庆远知府,后来人们将他供奉到了乡贤祠堂,传诵至今而不衰。

郭姓名人堂
潜江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潜江


下一名人:郭之藩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