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英(1873~1914) 原名林天泽,号格兰,国会众议院议员,清澜镇世坑村人,1873年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
少年时在泰国华侨学校读书,中华中学毕业后回乡探亲,并同邻村姑娘陈妚大订亲结婚。1903年春,从泰国去日本求学,考进东京法政大学政治系学习。1904年秋,在日本横滨,经廖仲凯介绍结识孙中山,受其影响,参加了同盟会。与孙情谊笃深,亲如手足,一起到泰国演说,反对帝制,宣传共和,夜间同睡在文英家的一张双人床上(这张铁床现还展览在曼谷历史博物馆)。警察多次搜捕孙中山,都被文英的家人尤其是他的泰国母亲机智应付脱险。林文英跟随孙中山革命,不遗余力,参加镇南关、黄花岗诸役,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孙中山为了纪念其二人在泰国的情谊,给夫人宋庆龄起个别名“林泰”。
民国成立,当选为首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在选举总统时,许多人因怯于袁世凯的权力而投袁的票,而林文英却投孙中山的票,为袁所忌。时京中形势险恶,环境日非,1913年秘密逃出北京,南下琼崖,筹谋对策。奉命在海口设立平民学校,创办《琼岛日报》,任总兼记者。袁氏怀恨在心,暗令其在琼爪牙于1914年3月29日下午0将林文英拘捕入狱。不审不问,第三天(3月31日)深夜,在府城琼崖绥靖门前秘密处决。烈士就义前仰天长笑,咏诗一首:“溘然长逝去悠悠,竞把头颅换自由,吾不负人人负我,愿将铁血灌神州。”身中三弹而含笑倒下,时年43岁。
袁氏倒台,共和再造,孙中山重新执政后,1916年(民国5年)国会在北京开会,为林文英昭雪,追认为烈士,予金五千元,恤其遗属。1919年(民国8年)孙中山批准,将遗骨迁葬于故乡文昌县清澜镇世坑村之南。孙中山总理亲笔敬题碑文“烈士林文英之墓”,参议院院长林森挽诗:“书生面目,英雄肝胆,菩萨心肠,铁血铸山河,矢志还汉家天下,心说南渡君臣。”众议院院长吴景濂和李宗仁等二十一人撰文谨启,-秘书长胡汉民亲书烈士碑铭。当时国民政府还接受海外华侨的建议和募捐,在林文英烈士牺牲的地方(府城)建立林文英烈士殉难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