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菏泽市 > 曹县人物

李师中


[][公元1013年-1078年]

李师中(1013~1078年),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后举家徙居郓(今山东郓城)。15岁时,他就曾上 书 议论时政,声名大振。中进士以后,曾任洛川等地知县,后又任广西提点刑狱等职,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善于处理复杂的民族问题,恩威并用,并以其过人的胆略和军事才干,使边境各民族归服朝廷,不思反叛,安于生产,在当地有极高的威望。宋仁宗熙宁初年(1068年),李师中升迁为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这一时期,西夏屡次侵犯边境,宋仁宗又任命李师中为秦州知州,委以在秦州抵御西夏入侵的重任。临行时,仁宗赐以《班超传》一书,希望李师中效法东汉班超,为朝廷解决好边境和民族问题。

李师中到秦州之前,边境上的军队全部部署在第一线,后防则基本空虚。敌兵来袭,一线军士便仓促出兵战斗,由于敌军刚到兵锋锐利、士气正旺,所以在战斗中往往是北宋失利,而后方兵力空虚又使敌兵突破一线后,可以长驱直入,烧杀抢掠。李师中来秦州后,根据边境上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灵活的战略战术。他依据统兵将领各自不同的特长,将善于打防御战的将领分配在沿边境的各个要塞上,而以善于打攻坚战的将领统领骑兵部队在边境线上灵活机动。他还命令各城池和要塞在敌人来攻时,要避其锐气,坚壁固守,不与其战。敌兵劳师远袭,后勤供应困难,无法长期持续作战,待敌退兵之时,锐气已失,开始疏忽大意。这个时候,就应该急命骑兵部队迅速出击,袭击其尾后部队。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宋军在多次抗击西夏入侵的战斗中都获得了胜利,基本稳定了秦州边境的形势。

为了进一步稳定边疆,秦凤路经略使王韶主张在边境设置贸易市场并招农民耕种沿边境的大量荒芜田地。李师中则出于此举不利于边境军事行动的想法,断然反对。同时,两人在对待边境各少数民族的策略上也分歧较多,王韶便把此事上报朝廷。此时主政的宰相王安石支持王韶的做法,遂罢去李师中天章阁待制、河东转运使等职。稍后,又罢去秦州知州,迁为舒州(今安徽境内)知州。罢使之后的李师中,心情非常郁闷,便和几位幕僚一起来到慕名已久、但一直无暇游览的麦积山石窟。沿路的青山翠色使李师中心情逐渐开朗起来,麦积山的奇峰异彩映入眼帘,李师中所有的烦闷片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心底尘埃荡尽,感觉到有一种长时间从未有过的舒爽。游览之后,作诗两首以言其志。诗中以东晋谢安东归隐居为喻,言称自己也找到了一处山清水秀、可以宁心静气的隐居之地。

李师中作品目录
李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0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078年)去世的名人:
曹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曹县


下一名人:刘述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