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釴之父幼年时,被吴姓人收养,名吴晟,因此陆釴科举参试登记的名字是吴釴。考中榜眼后,才恢复陆姓。陆釴少年时便沉静好学,聪敏过人,长于《春秋》。他工诗,与太仓人张泰、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
天顺七年(1463)癸未科礼部会试,因贡院起火,改至八月举行,陆釴获得第一名,会元。殿试也只得推迟到次年三月举行,因此本科也称癸未科。陆鈛与张泰同登进士,他夺得殿试第二,授翰林编修。参与《英宗实录》的纂修,书成,升翰林修撰。不久,又以纯正博学,担任太子侍讲,教习东宫。每讲“敷奏详恳,礼度庄严,进止闲雅,最为得体。”宪宗每观其侍讲教习,均称善不绝。任满九年,升谕德。
孝宗即位,赐白金文绮,升太常少卿,兼翰林侍读。充经筵日讲官,主修《宪宗实录》。一日,陆釴在进讲时,突然发病,只得乞归。第二年,卒于家。孝宗特下诏赐祭葬,官其子陆爰为中书舍人。
陆釴一生治学不倦,他在词林以端谨清峭著称,为文简劲有法,而不喜为敷腴,诗亦如是。其学问渊博,且清廉有志操,不善交际,但遇国家有难,常忧心如焚。患病后,仍以东宫旧人,建言国事。死讯传来,中外惜之。
著有《春雨堂集》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