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明(1902~1986),曾用名王铸、束萌、金心、天帝,无为县人。幼年就读于父亲办的私塾,后在县立小学及中学当过教员。民国14 年(1925 年),开始在《京报》、《现代》等报刊上发表评论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著作《苦闷的象征》和《鲁迅先生被人误解的原因》等文章,得到许广平的好评,从此,走上了文学评论的道路。民国23年春,他离家到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任宣传部长,主编机关刊物《希望》。在此期间,在《现代》、《青光》、《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评论丁玲的《母亲》、《丁玲选集》、《丁玲创作历程》,洪深的《香稻夫》,矛盾的《子夜》,巴金的《灭亡》,老舍的《猫城记》等文章,其中批评曹聚仁的《所谓“适然史观”》颇得鲁迅好评。民国25 年春,“左联”解散后,他回故乡从教。次年到山西民族大学任教。民国27 年,由徐特立介绍,赴皖南新四军军部任教导总队政治主任,同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江北干校、抗大八分校和五分校政治主任教员、训练处副处长,淮阴建设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大学文教系、教育系、文艺系主任。曾主办刊物《山东文化》,发表过评论阿英的话剧《李闯王》、赵树理的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等文章。1950 年,出席首届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调任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编审处编审组组长、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部主任、全国文联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戏剧组组长等职。1957 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主编《“五四”以来著名作家选集》、《文艺理论丛书》和《光明日报》的《文学评论》,同时在《人民文学》、《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曾出版过论文集《论文学上的乐观主义》。50 年代末,在文艺界开展“人性论”问题的大讨论中遭到批判。1986 年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