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溪(1911年6月7日—1983年1月30日),出生于湖北公安。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王竹溪,名治淇,号竹溪,湖北公安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和祖父都是清末秀才。他幼年在家乡曾先后随其舅父及长兄治昆等读四书、《诗经》、《左传》等书。1922年春入麻豪口小学,1922年秋到武昌入荆南中学补习班,1923年升入正式班。1926年夏毕业。在1922到1926年期间他除完成学校的课程外,还博览群书。曾先后学习《幼学琼林》、《庄子》、《老子》、《荀子》、《礼记》、《史记》、《汉书》等书,对《康熙字典》的切韵法颇感兴趣。他对数学特别爱好,喜读中国名家小说。从而奠定了少年启蒙知识的基础。
王竹溪1927年考入武昌第二中山大学理预班,1928年插入上海麦伦中学高二。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入学一年后,因感自己对物理有兴趣,遂转入物理系。1933年夏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同时考取研究生,进清华研究院,跟周培源研究湍流理论,1934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旋转体后的湍流尾流》。1933年,公费留学,同年8月到英国剑桥大学,师从福勒研究统计物理。在导师指导下,王竹溪在统计物理方面深入到当时国际科学前沿,潜心研究。1935年,HA贝特(Bethe)发表超点阵统计理论,假设原子间只有近邻相互作用,讨论二元合金。王竹溪在此理论基础上对相似的吸附作用提出了统计理论,然后把其主要思想用于超点阵问题。1938年夏他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吸附理论及超点阵理论的一个推广》(TheTheoryofAdsorptionandanExtensionoftheTheoryofSuperlattices)。1936至1938年间,他在英国的物理学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如《有长程作用的吸附的统计理论》、《有长程作用的吸附动力学》等。
1938年夏,王竹溪回国,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清华大学教授,时年27岁。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是工作艰难、生活困苦的时期,也恰恰是王竹溪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培养人才桃李芬芳的时期。他的关于热力学、统计物理以及生物物理方面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时期相继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剑桥哲学学会会刊》、美国《物理评论》、美国《物理化学杂志》和《中国物理学报》等刊物。
在这期间他为祖国培养了大批有成就的理论物理工作者,其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杨振宁曾回忆说:“为了写硕士论文,我去找王竹溪先生。那时他是很年轻的教授,刚从英国回来不久。在王先生的指导下,我写了一篇论文,是关于统计力学的,这把我引到了统计力学的领域。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大猷)和王先生引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夏天,王竹溪随清华大学从昆明迁回北平。1949年1月,王竹溪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王竹溪到北京大学任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1962年起,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王竹溪对我国物理学发展的贡献,绝大部分都是在北京大学的31年做出的。他著有物理论文近40篇。在有序无序相变理论方面有10篇,对贝特的理论做了重要的推广和补充。主要有:推广到包括长程作用,证明了应用巨配分函数的正确性以及提供了求得近似配分函数的方法等。在热力学方面论文11篇,主要贡献有:把普朗克二元溶液理论推广适用于多元溶液,推广普朗克理论到多元系研究一个有任意多个组元和任意多个共存相的物体系的稳定平衡问题以及在选定三相点的绝对温度后一些实际问题的研究。王竹溪的论文还涉及物理学史、基本物理常数问题以及汉字检索机器化方案等方面。出版的著作主要有《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导论》、《热力学简程》、《特殊函数概论》(与郭敦仁合著)、《统计物理学简明教程》、《简明十位对数表》以及《新部首大字典》等。他于1955年编著的《热力学》是我国自编的第一部热力教材。1984年该书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1965年王竹溪和郭敦仁合著的《特殊函数概论》是一本为理论物理工作者编写的著作,该书包括常用的各种主要特殊函数的运算方法与基本特性。1989年新加坡的世界科学(WorldScientific)出版公司出版了该书的英文版。杨振宁认为,“此书系统、清晰、扼要,正是王竹溪教授的风格和品格”。
王竹溪一生兴趣广泛,他不仅是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有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的根底。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字,于1943年发明了汉字新部首检字法,并于1979年进一步提出汉字检索新方案,成为研究汉字检索机器化之先锋。1988年,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和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出版了王竹溪的遗著《新部首大字典》,共收51100个汉字,多于《康熙字典》,是对汉文字学的重要贡献。王竹溪以一人之力独立完成此巨著,表现出他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而且具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这种精神堪为后人楷模。
王竹溪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还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学科评审小组成员等学术职务。他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他还担任过北京市政协委员和常务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北京市分社主任委员等职务。
王竹溪于197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前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物理系执教40余年,学生数千人。中国几代物理学家都听过他的讲课。杨振宁、李政道都师从过王竹溪。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良师益友。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