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凌阁,字俊臣,别名宋纪勋,1899年生于热河省朝阳县(今辽宁省朝阳北票)章吉营子乡牤牛营子村的一个中医世家。
宋凌阁的父亲宋祥医术高明、家境殷实,在当地颇有声望。宋凌阁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18岁考入县城里的朝阳师范读书,学到了新文化、新思想,壮志满怀。
1920年,宋凌阁从朝阳师范学校毕业,回乡办学,教书救国。
1923年,又有了从军救国的思想,就去直隶第四路巡防骑兵营做了一名骑兵,在骑兵营这段时间,宋凌阁发现旧军阀的队伍不能救中国,1925年,他就离开了骑兵营。
1926年正月,考入朝阳县牤牛营子乡 署任巡记,文书。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相继沦陷,宋凌阁眼见百姓惨遭杀戮、东北军节节退让,毅然辞职回家,决心组织抗日武装,救亡图存。1931年冬,宋凌阁在父亲宋祥和哥哥宋凌汉的支持下,以原直隶巡防骑兵营旧部为主,又招募一些爱国村民,共100多人,组成了“国民抗日救国团”。宋祥拿出平日积攒的准备购置新房的数千银圆,并变卖了部分家产,购置了0 、弹药和马匹。
为了让乡亲们了解这支抗日队伍,宋凌阁在牤牛营子村关帝庙前,举行了抗日武装队伍誓师大会,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聚集周围站脚助威。会上,宋凌阁先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经过,历数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在场的军民群情激愤,不断高呼抗日口号、高唱岳飞的《满江红》,村中老人还挥笔疾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赠给宋凌阁。宋凌阁随即宣布成立“国民抗日救国团”,并被公推为司令,赵迺(nǎi)范为参谋长。宋凌阁率领的队伍在与日本侵略者的顽强斗争中,迅速发展壮大。
1932年初,在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朱霁青的帮助下,宋凌阁与邻村跑达子沟李海峰领导的抗日队伍联合起来,组建“东北国民救国军第一师”,由李海峰任师长,宋凌阁任参谋长,赵迺(nǎi)范任副参谋长。当时共有步兵、骑兵600多人,司令部仍设在牤牛营子村关帝庙内。
1932年6、7月间,金沟车站站长王朋发现一个着装迥异的日本人经常往返于锦州与北票之间,说是做生意的,却带着随行人员。他感觉这事挺蹊跷,就向宋凌阁反映情况,宋凌阁听后,立即安排人去侦察。经过几天的 侦察,侦察员发现这个日本人并不简单。
这个日本人叫石本权四郎,是一个“中国通”,他在中国游荡多年,通晓中国语言,熟悉中国东北经济、地理、人文情况,被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派往北票、义县、北镇、锦县和热河一带,充当联络员,并负有策动热河军政首脑投降日寇、归顺伪满洲国的重大使命,还有网罗汉奸、搜集情报的秘密任务。为了首先占据北票,关东军派石本权四郎以关东军“嘱托”(联络员)身份潜入北票。?石本权四郎进入北票后,通过施展特务伎俩,收买一些汉奸走狗,并指使他们四处活动。他得到热河省长汤玉麟的默许,竟明目张胆地在火车站附近洋房挂起“关东军司令部北票联络所”牌子,悬挂日本旗,气焰十分嚣张。他一方面通过热河省驻北票参议邵子峰督促汤玉麟尽快投降日本,另一方面暗中拉拢热军中大小头目,特别是对董福亭旅驻南岭一带(北票上园镇境内)铁路沿线的邵本良部进行策反活动。另外,他在北票广泛搜集热河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报,为日军进攻热河作准备。因此,石本权四郎的 活动得到了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高度称赞,称“石本权四郎是满洲事变单身潜入热河,首先在热河的北票插上日本国旗易于完成作战计划的魁首“。
宋凌阁与李海峰商议后,认为石本权四郎是个危险人物,如果任其在辽西一带活动,必将威胁华北局势,由此,抓捕日本 石本权四郎的周密计划酝酿而出。
侦察员了解到,石本权四郎将于7月17日中午乘火车从北票返回锦州。于是宋凌阁与李海峰选定精兵强将,组成了几十人的特别行动连,进行了详细分工和部署。他们还派两名侦察员骑快马,连夜返回北票。
1932年7月17日清晨,石本权四郎带着两名随从,从北票登上去往锦州的火车,坐在雅座位置。抗日义勇军两名侦察员身穿长袍,装扮成乡绅,在同一车厢靠门的位置落座。车到金岭寺,又上来十几个义勇军战士,由连长杨录率领,装扮成矿工和当差模样的人,身藏 ,其中有3个乡绅模样的人,坐到了与石本权四郎隔空的雅座位置。
此时,宋凌阁已经带领30多名战士来到南岭附近破庙子,拆毁铁路轨道并埋伏在两侧。下午1点左右,列车缓缓行驶进入破庙子伏击圈,宋凌阁鸣枪发令,霎时间铁路两侧枪声大作,司机只好停车。车上便衣队趁机打倒日本卫兵,将石本权四郎及随从抓住,车上乘客顿时大乱。杨录大声对乘客说:“旅客们不要害怕,我们是抗日救国军,是来抓日本鬼子的,缴他们的武器弹药的。旅客们的钱财,我们一律不动。”说完,将石本权四郎等人拖下火车,直奔牤牛营子方向而去。
驻扎在锦州的日寇第8师团长西义一得知消息后,当即派出驻锦州的铁道装甲车,又从义县派出步兵第31联队,向朝阳寺快速前进,准备进攻救国军。日军还特别通知热河驻朝阳寺的部队,要求提供协助,遭到朝阳寺守军拒绝。朝阳寺守军与救国军一起,做好了伏击准备。
7月17日晚上9点,当日军装甲列车行驶到朝阳寺南铁路隧道口时,列车猛然脱轨,埋伏在隧道口的救国军和热河守军立即发起猛烈攻击,击毙日军多人。战斗正酣之际,日军援军赶来,救国军寡不敌众,向北撤走,热河守军也放弃了朝阳寺。
西义一接到日军失利的紧急报告,大为恼火,又增派高桥支队,于7月18日凌晨从锦州赶到朝阳寺支援。与此同时,石本权四郎的妻子坐飞机在救国军驻地三宝营子、章吉营子和牤牛营子上空散发传单,威胁利诱救国军立即释放石本权四郎。
8月7日,驻锦州日军向热河下达最后通牒,限48小时交还石本,否则进攻热河。
日军见武力抢夺不成,便想交换俘虏。8月18日,以吉岗参谋为特使、满载日寇的列车驶入朝阳寺地区,与救国军谈判,试图以俘虏的东北军一名连长换回石本权四郎,被宋凌阁、李海峰严词拒绝。
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日军又托北票朝阳寺僧人到抗日救国军驻地说情,表示日军愿出重金,赎回石本权四郎,并劝李海峰所部投降,许以高官厚禄,再次被李海峰、宋凌阁严词拒绝。
日军仍不死心,派出已经投降日寇、被任命为热河前防司令的毕占一,到抗日救国军驻地充当说客,妄图利用双方的旧关系索回石本。李宋二人严厉斥责了毕占一的可耻行为,毕占一还百般狡辩,鼓吹日本人的好处,一副汉奸嘴脸激起了抗日义勇军的愤怒,最后二人把毕占一枪毙于朝阳十家子河套三岔口村外。
几番较量之后,无计可施的日军露出了凶残的面目。于10月9日,从义县发兵500余人向三宝营子进攻。兵分三路:一路由稍户营子向三宝营子推进,一路由尖山子围攻三宝营子,一路由水泉奔房申沟包围三宝营子。天上有飞机投弹、扫射,地上有大炮、机枪轰击。由于日军进攻得突然而猛烈,义勇军难以抵抗,李海峰便率部押解着石本权四郎,顺南梁撤向巴图营子。一场激战后,500多名日军蜂拥冲进村,却扑了个空。于是,日军气急败坏,便向无辜的老百姓施以报复:日军冲进各家各户,将贵重财物抢劫一空,放火烧掉了各家的房子,又开枪向手无寸铁的村民射击。顿时,三宝营子村尸横遍野,火烧连村,房屋、粮食、牲畜、柴草、财物统统化为灰烬。据同年10月14日、15日朝阳县(辖三宝营子)县长李振钧、县公安局长姜振国分别向热河省警务处呈文:“日炸毙居民男女百数上下,炸毁房屋100余间,焚烧柴草、粮食、财物等项,价额难以数计。”
12月3日,日军驻义县宪兵大队队长矢加部宗太郎又写信威胁利诱,在信中威胁说:“今满洲国治安已经维持就绪,仅西、北两边尚未解决,而军部讨伐计划,亦因之硬化,宁置人票于不顾,一举扫尽。”面对日寇一再威逼利诱和武力进攻,李、宋二人果断决定严惩日本 。
在处决石本权四郎之前,宋凌阁在院子的矮墙前,给他拍了一张全身照片。此举是为验明正身,向外界透露信息,让日军断了营救石本的念头,同时平息外界各种猜测和传言。宋凌阁特意从朝阳县城的照相馆借了架照相机,并跟照相馆师傅学习,掌握了拍照方法。这张照片流出后,起到了效果,但也泄露了活捉及枪毙石本的抗日义勇军人员的身份信息。
由于战争引起的萧条,朝阳县原有的四家照相馆,仅剩一家。石本权四郎的哥哥石本贯太郎(经营对华鸦片侵略的商人)没费劲就找到了这家照相馆,根据照片背景和照相机租用的时间,推断出很多信息。最终,日本宪兵队找到了埋葬石本权四郎的确切地点。
这一事件打击了日本关东军的嚣张气焰,昭示了抗日义勇军不屈服于军事压力、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抗日军民受到极大鼓舞,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一段佳话。
日本关东军结合掌握的情报,又通过宪兵队及汉奸了解到,李海峰队伍里只有宋凌阁文化程度高,有见识,可能会摆弄照相器材,于是开始全力追捕宋凌阁。受到日军通缉追捕,宋凌阁家属四散隐居,家中财物悉数被抄被抢、房屋被毁,宋凌阁年仅5岁的长子宋瑞君,被安置在附近村庄的一处寺庙躲藏,由庙里的僧人照料。
1934年5月13日凌晨,宋凌阁回家经过村口时,不幸被蹲守的伪军抓住,同行负责保卫的义勇军连长周奇海也被捕。抓住了宋凌阁,日寇和汉奸欣喜若狂,立即上报请功领赏,还耀武扬威地押着两位抗日志士照相留存。随后,二人被投入县城大牢严刑拷打,但他们始终守口如瓶。
那段时间,宋凌阁的父亲宋祥正在给朝阳地区日寇驻军的最高长官——伊藤大佐的夫人治妇科病。伊藤夫人患病已久,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伊藤大佐找到当地名中医宋祥,恰好宋家有治病的秘方。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大佐夫人开始面色红润,疗效较为显著。
为了营救儿子,宋祥向伊藤大佐提出帮助解救宋凌阁的事,伊藤深思了好一阵儿。宋祥说,如果儿子没命了,他也没有心思再为其夫人治病。作为交换条件,伊藤大佐同意放宋凌阁一马。但为了合情合理地还这个“人情”,同时还能对上司有个交代,伊藤大佐颇动了一番脑筋。他表示,日本宪兵这方面由他想办法安排, 局方面也由他牵线,但需宋祥出钱。最后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用在矿上捡来的无名尸体,冒充宋凌阁匆匆结案,最终将宋凌阁从大牢里解救出来,而另外一名抗日战士周奇海则被残忍杀害。
出狱后的宋凌阁,继续回到了义勇军的队伍。1935年冬,日寇攻打长城白马关,宋凌阁与李海峰率抗日义勇军西路军奋勇抗击,血战了16个日夜,上千名抗日勇士牺牲在长城上,二人仅率数十名义勇军官兵杀出重围,撤至北平。李海峰急火攻心,突然双目失明,宋凌阁整日陪伴,熬药照料,李海峰最后落脚于北平新街口小六条胡同。
在北平期间,宋凌阁结识了抗日救国会一位姓伍的地下共产党员,伍先生也给宋凌阁讲述了许多革命道理和当前的国内外形式,宋凌阁也向伍先生讲了自己的抗日经历和智擒石本权四郎的事情,伍先生更是赞叹不已。
李海峰病情缓解,宋凌阁与其告别,要回到抗日义勇军的队伍,共产党员伍先生让宋凌阁改名为“宋纪勋”,并与宋凌阁约定了以后的联络方式。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后,宋凌阁自北平潜回东北老家,改名宋纪勋,准备寻找旧部,继续反满抗日。回到原籍朝阳牤牛营子的第五天,由于汉奸告密,宋凌阁又被朝阳日本宪兵队逮捕。在狱中被打得皮开肉绽,但他始终操着一口北平口音咬定:“我不是宋凌阁,宋凌阁是我的堂兄,我叫宋纪勋,是在北平教书、放暑假回乡的。”日本宪兵队没能弄清宋凌阁的抗日实情,北平的伍先生派徐凤义(化名)装扮成江湖游医,来到宋家帮忙策划,加之家属亲友多方配合,又以重金买通日伪要员,经多人保释,宋凌阁于1940年出狱。但出狱后仍被定为监外“稽查要人”,在日伪政府监视下苦度时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10日,朝阳县政府成立,共产党员赵子卿担任朝阳县第一任县长;1945年11月,朝阳县政府派刘队长找到宋凌阁,县委任命宋凌阁为牤牛营子区副区长。
1946年1月4日,国民党军大举向朝阳进犯,为避敌锋芒,朝阳县党政机关干部和县支队作战略转移,撤到青龙县境内,撤退前,朝阳县武工队队长王德胜和公安局局长金建民,找到宋凌阁,要他潜伏下来,可以接受国民党委任的职务,继续为党做地下工作。
我党撤退后,国民党县政府任命宋凌阁为牤牛营子乡乡长。
1946年3月,一队国民党士兵,抓着一个“共党分子”,路过牤牛营子村,宋凌阁一边安排酒菜稳住国民党士兵,找个空闲时机,来到关押“共党分子”的柴房,得知此人叫徐凤图(解放后,任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然后告诉他,晚上来解救他,告诉他逃跑路线并给了“路条”。
1946年仲夏,国民党征粮,宋凌阁为了保住人民群众的口粮,就以没有县政府的信函为由,拒绝交粮。宋凌阁被李守信(国民党官员)以“私通共党”投入大牢,宋家再次被查抄殆尽。
1947年朝阳解放,遍体鳞伤的宋凌阁被我党解救出来,解放军用马车将宋凌阁送回牤牛营子村养伤。解放军开始攻打北票,持续了六天六夜,大量伤员送到了牤牛营子村,宋凌阁不顾个人的伤痛,奋力抢救伤病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朝阳县人民政府派县武工队王德胜队长,几次找宋凌阁,希望他去县里任职,都被宋凌阁婉言谢绝,原因是,经过几次日本人监狱和国民党监狱的酷刑,被折磨得身体有内伤(脱肛),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而耽误了革命工作,不能给党增加负担。
多年后,他把妻子儿女叫到跟前,讲述了他与李海峰及抗日义勇军将士,从辽西到长城脚下,坚持抗日救国的日日夜夜。
1970年,宋凌阁病故,享年72岁。
宋凌阁和广大的抗日救国、爱国志士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印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