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枝芙(1827—1897),名镜人,号蓉塘。储万均长子,世居连云畈。储氏家谱记其“枝芙公文能著作、武能领军御贼。身材短小,目闪匕有光。声如洪锺,口如悬河。文序明经,授军功五品衔,蓝翎顶戴,即选巡检,诰授奉直大夫。”所著《皖樵纪实》一书载入《辞海》。
储枝芙读书较早,秉性聪慧,七岁即知诗赋,人称“神童”,十岁后应郡县试,屡列前茅。虽然家庭贫困,无力助其读书,但仍未辍笔废学。后因太平军占领大江南北,科举停止,遂不能继续应考,因而“抑鬱十二载”。
储枝芙友爱兄弟,孝敬父母。成丰六年(1856),二弟被太平军掳走,枝芙毅然奔往军中,提出以身相代。太平军头领为其义气所感,将其弟释放。咸丰八年冬,为躲避太平军,他背负母亲过横河(在今来榜镇),因冰冻湿滑而跌倒,造成右脚骨折断,痛致昏厥。昏迷中梦见一白胡须老人向他说:“我来为你治疗。”醒来时步履如常。
咸丰九年,储枝芙响应知县叶兆兰号召,竖起团练旗帜,任正忠里十二保练总。此后五年之间,他身经数十战,带兵恢复安庆府城、潜山县城,修复县城西南栗树关碉堡、白云寨关隘、东关等处军事堡垒,又担任潜阳总局筹饷之职,为官军筹饷送往飞旗寨总部。因功被上司荐为巡检(未授实职)。
同治七年(1868),捻军退出安徽,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储枝芙被补博士弟子员,出任教职。大宗师殷兆镛、祈世长选其诗文,付梓刊刻作乡试卷。潜山县书院荒废已久,县令王峻聘其总领工程事项,将书院恢复。
经历十年战争劫难,百废待兴,百废具举,历任潜山县知县叶兆兰、沈定均、张映云、陈泳、朱敏中、蒋其鸾、黄士元、陶楫、陈慎容、张履常、王万珄皆咨其以政事,多名县令向其赠匾,予以旌表。
太平天国平定后,清廷恢复科举考试,储枝芙壮心未已,曾前往南京参加乡试(秋闱),可惜未能入围。于是捐金获得奉直大夫。
储枝芙热心公益事业,为了让咸丰七年十一月在黄沙岭抵御太平军战斗中死去的500将士享受祭祀,倡修死难将士忠义祠。此建议得到时任潜山知县叶兆兰同意,遂建祠于来榜斑竹畈。又在忠义祠旁盖起凉亭,为行人施茶。他还主持修葺了先祖墓园、修建了十五世祖祠堂。
为了弘扬儒家文化,教化百姓,安定社会,储枝芙与官府联系,兴办天堂书院(位于衙前老街东坡岭)、云溪书院(在腾云庙)。又在潜山水吼岭、怀宁石牌镇修建两座会馆,方便商家住宿、议事。还领头修筑了由山里通往县城沿途的沙岭、黄沙岭、平岗岭、水吼岭、野人寨等处道路,以及天堂回龙、金固、中关等处石桥。百余年来,行人皆得其利。
六十岁后,储枝芙闭门绝客,在家筑小园,植花木,吟咏自娱。晚年,他用大量精力整理著作,有《左传集锦》二卷、《国策集锦》一卷、《诗文集》六卷、《皖樵纪实》二卷。《皖樵纪实》被太守孙振铨採集付梓,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