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人物

顾传玠


[公元1910年-1965年]

顾传玠,昆曲小生。原名时雨,后易名志成。江苏苏州人。顾传琳之胞弟。父瑞卿。时雨在虎丘小学初小毕业后,经贝晋眉推荐,于1921年8月入昆剧传习所。师承沈月泉,工小生。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艺业冠于全班。无论大冠生、小冠生、巾生、翎子生、鞋皮生,均能应行,为昆剧小生行中全才。出科后,转入新乐府昆班,长期在沪、苏等地演出,蜚声曲坛,倾倒观众,成为“传”字辈0类拔萃的人物。

传玠扮相清秀,神采奕奕,音调清丽委婉,抑扬自如,演出时一丝不苟,十分认真。尤其能揣摩剧情,注重角色性格。所扮演的人物无不情真意切,细腻传神。能戏颇多,如巾生戏《玉簪记》(饰潘必正)、《西厢记》(饰张君瑞)、《牡丹亭》(饰柳梦梅)、《狮吼记》(饰陈季常)、《西楼记》(饰于叔夜),鞋皮生戏《彩楼记·拾柴、泼粥》(饰吕蒙正)、《永团圆·击鼓、堂配》(饰蔡文英)、《金不换·守岁、侍酒》(饰姚英)及翎子生戏《连环记·小宴》(饰吕布)等均为其拿手杰作。饰演大冠生戏《吟诗》、《脱靴》中的李太白更佳,出场宿酒末醒之美妙台步,至沉醉倒卧的边式身段,既飘逸,又富有书卷气,活画出一位放荡不羁的“诗仙”形象,令观众陶醉不已。他演唱时稍有皱眉习惯,这一缺陷恰恰不意成了他的艺术特点,并因之特别擅长演唱剧情凄凉悲苦之人物。如大冠生戏《千忠戮·惨睹》中建文君、《长生殿·惊变、埋玉》中唐明皇、《铁冠图·撞钟、分官》中祟祯帝等,均能演得感情跌宕,形象逼真。他扮演的小冠生戏如《荆钗记·见娘》中的王十朋,亦堪称一绝。剧中人昏厥苏醒时唱:“一纸书亲附阿呀我那妻吓……”悲哀万状,本欲一头撞死。但眼神向左一瞟,有老母在堂,于是将满腔悲痛咽进肚中,不敢放声痛哭。这种压抑的情感,完全靠面容的变化表露出来,因此,演来更能感人肺腑。在昆腔武戏方面,他也颇具功力。如饰《割发代首》中张绣,《雅观楼》中十三太保李存孝诸角,雄姿英发,身手不凡,颇具大将风度。与名旦朱传茗长期合作,堪称珠联璧合。他演唱的《望乡》、《玩笺》、《琴挑》、《问病》,以及与朱传若合作演唱的《折柳》、《阳关》、《梳妆》、《茶叙》等唱段,以及吹腔戏《贩马记·写状》全出,由上海蓓开、开明公司灌制成唱片传世。

曲学大师吴梅十分赏识传玠的艺术才华,亲自选定顾传玠任自编《湘真阁》中的主角姜垓,佐以朱传茗、施传镇、倪传钺等,经过排练,于1927年首演于苏州青年会。1930年11月,上海某宅寿宴,遍请在沪名伶演剧庆贺。顾应邀与梅兰芳合演大轴全本《贩马记》,其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满堂掌声。翌年,由于“新乐府”内部矛盾激化,遂于6月2日在苏州中央大戏院演完最后一场戏后,弃伶求学,改名顾志成,以“有志者事竟成”激励自己。在原“新乐府”创办人严惠宇的资助下,先后进入东吴大学、光华大学附中学习,最后毕业于金陵大学农科,成为“传”字辈演员中唯一进入高校深造者。毕业后一度在镇江从事农技管理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转道赴沪,执教于师承中学。1939年4月21日与原苏州幔亭曲社曲家张元和女士结成伉俪。婚后,他俩租屋于上海愚园路。昆曲同好,志趣相投,感情十分融洽。俩人常相倚在阳台上唱曲,探讨昆剧表演艺术,并曾同台“彩串”《长生殿·惊变》。元和前往虹社曲社参加曲叙活动时,传玠亦常随往,一展歌喉,还为曲友们笛。随着年龄增长,学识的提高,传玠经常反思往昔因骄傲自大与师兄弟相处不和的人生经历,从中总结出“处世要诀”8条(如:其中有“尊崇人”、“掩人之短、阐人之长”、“以他人意见当作自己意见来考虑”等),亲笔书写后悬挂在写字台旁,作为座右铭。后来,经严惠字推荐,顾氏出任上海大东烟草公司副经理多年。1947年5月,曾赴美国考察卷烟工业。1949年5月,携家属移居台湾,继续在台中经商。并利用商务之暇参与业余昆曲活动。曾为昆曲爱好者“拍曲”授艺,并一度应东海大学徐道邻教授之邀,向学生们传授了《牡丹亭·游园》等戏,使姑苏昆剧一脉得以在台湾传播。

1965年1月6日因肝硬化及肺炎并发症在台中逝世,终年56岁。


人物关系:
妻子:
张元和 (19072003) 著名昆曲度曲家
岳父:
张武龄 民初教育家
顾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5年)去世的名人:
苏州市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苏州市


下一名人:张元和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