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遐龄(1803-1853)又名侠林,原定远县荒沛桥乡棋杆村(今属长丰县)人,其父陆怀珠,秀才。家有田地十二顷,为当地富豪。清咸丰三年(1853),聚众乡里,揭竿起义,率众两万余人,自称大帅主,公开打着洪天王旗号,扒官仓救百姓,抗官兵。影响震及朝廷。同年被清军诱捕杀害。
陆遐龄青年习武,为人义气,乐助好施,当地人都说:“穷人找他想方(指借钱、粮),他连口袋底子都翻给你”。炉桥绅士方浚颐(清道光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看中了荒沛桥前郢村盛姓的一所住宅地,请遐龄出面帮助谋取。遐龄慷慨地用自家的一所庄园换取盛姓住宅,无偿送给方浚颐。瓦屋刁村土豪刁宗葛与陆遐龄两家田地毗邻。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因山岗水源,双方发生械斗,互有伤亡,刁姓吃亏较大。官司从县衙打到省府,陆、刁均被送进安庆省狱待决。咸丰三年农历正月十七日,太平军首克安庆,陆、刁同时获释。为了感谢救命之恩,陆遐龄接受太平军的使命,回乡发动农民起义。正月二十日,陆遐龄回到家中,在家宴上即席赋诗:“沧海桑田一微生,历来龄同与庶民;官贵徇私洪拯吾,立志酬王济穷人”。表达了他对清廷官府的憎恨和对穷苦百姓的同情。当时,社会兵荒马乱,百姓生活困苦,民间广传一首民谣:“咸丰坐了殿,不淹就是旱,活着串庄狗,苦了庄稼汉”。陆遐龄为了救民于水火,于正月二十七日夜,召集穷苦百姓,举起“随天大王”旗,宣布起义。清人方浚师在《蕉轩随笔》中说:“皖城既陷,遐龄自狱中逃归,自谓时事多艰,官如木偶,起义揭竿聚哨,旬日之间有众万人”。人多用粮多,陆遐龄派人向 方浚颐筹借,方不许。陆闻言拍案大骂方忘恩负义,当即带人将方家的粮仓抢了,并掘开方姓祖坟。他把“随天大王”大旗插在练武场,指着田野说:“如今阳气上升,咸丰的寿数要尽了”。遐龄决定先打瓦屋刁村,端掉清军坐探刁宗葛的老巢。战火一起,便引起清朝地方政府注意,定远知事郭师泰急忙率兵镇压,一连两次被陆聚奎(陆遐龄长子)击溃。二月中旬,起义军准备占领军事要地炉桥镇。遐龄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炉桥会见“四门酋长”,希望他们倒戈内应。但小头目们在团练头目以“大酒大肉,恣其饱啖”的手段收买下,竟报知团练设防。政治攻势失败了,只得奋力强攻。方浚颐及其父方士鼎派心腹持书混出重围,向宿州驻军周天爵求救。周派游击队长刘玉豹率千余人杀奔炉桥。陆遐龄为了慎重对敌,主动撤围,在左家店一带设伏,大败刘玉豹。周天爵慌忙调兵遣将,会同寿州金光筋,集结大队人马包围了起义军住地。三月初五,大圩被破,陆遐龄父子率精锐千余突围,转战寿州东南乡庄墓桥一带,与清军进行殊死斗争。三月初九深夜,陆遐龄被敌人诱捕;三月十二日,在炉桥大寺巷后的温家土地庙前被杀害。与遐龄同时遇难的还有其长子聚奎等四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