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东莞市人物

罗桂友


罗桂友,女,汉族,1935年生,广东省东莞县人,华侨。1950年10月归国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原国营河口农场槟榔寨12队职工,割胶总辅导员,退休后定居昆明。

马来亚排华时期,罗桂友被囚禁在集中营里4年,直到1950年10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才回到了祖国。她放弃了留在广州学习、工作的机会,毅然去到荒无人烟的粤西海康农场,一干就是4年。当农场初具规模,生活也逐渐好起来的时候,她和爱人又于1956年3月投身于祖国第二个橡胶基地云南河口国营槟榔寨垦殖场建设。当时的河口,烈日酷暑,热雾熏蒸,恶性疟疾时时威胁着人的生命。罗桂友和同志们一起,咬牙坚持着,斩岜、开荒、挖穴、定植、种菜、养猪、做饭,她样样都干。

罗桂友一心扑在割胶工作上,1971年发现通用的“三角皮”、“长条皮”行刀法切割有效皮短、重刀多、耗皮量大,于是在实践中,她仔细观察橡胶树皮层的结构,根据割胶的原理,吸收“三角皮”、“长条皮”行刀法的长处,经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一种进刀长、退刀短、胶刀紧围割面的新割法。这种割法切割有效皮多、重刀少,比“三角皮”行刀法约少三分之二,被称为“短弧形皮”割胶新刀法。这种新刀法,割树300株不易伤一株,不但产量有较大提高,每棵胶树每年还可节省树皮4至5厘米,因而每个割面可延长割胶1至3年。新刀法问世后,罗桂友应邀在云南、广西各垦区传播辅导,深受胶工的欢迎。

在割胶能手群英荟萃的河口农场,几次割胶比武大赛,罗桂友都独占鳌头,声名大振,先后多次被省农垦系统命名为割胶“神刀手”。她工作拼命,技术娴熟,一天竟能割1000多株树,相当于4个胶工的工作量。当时,她身怀有孕,弯不下腰,就跪在地上割;孩子生下后没有托儿所,她背着孩子上山割。收胶忙不过来时,她就把孩子带去帮忙。树多胶水多,她把挑胶水的小桶换成大桶,两趟、三趟、四趟、五趟地挑。她一生热爱橡胶事业,足迹跑遍了全队12个山头、65个林段,行程长达千余里,孜孜探求橡胶树“高产更高产、低产变高产”的途径,队里的片片胶林,在她心里都建立有清清楚楚的“林谱”。

在对3万多棵胶树无数次的割胶对比中,她得出了必须“因树行刀”的科学结论,使单株产量比原规定指标提高了4倍。罗桂友并没有就此满足,又在胶树的“管、养、割”上下功夫。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了“高产树浅割,低气温浅割,高产期深割,低产树深割,雨后厚割,晴天薄割,胶乳产量不稳定隔刀割或短期停割”的割胶法。这套割胶法,割中有养,管养为割,形成了管、养、割三者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避免了因割胶不得法而造成的胶树死皮、溃烂甚至枯死现象,保证了割胶生产的稳产高产,进一步完善了“短弧皮”割胶刀法新技术。

罗桂友的创造性劳动,为橡胶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广大农垦工人推选罗桂友作为自己的代表,参加了周恩来总理新自主持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罗桂友被推选为农垦系统代表,参加全国科技大会,11月被评为云南省、全国劳动模范。1982年9月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3年5月又被评为云南省劳动模范。1984年1月,国家经委、科委、农牧渔业部、林业部联合授予罗桂友“农业科学技术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

(文图来源:云南网)

罗姓名人堂
东莞市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东莞市


下一名人:段绍光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