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兆印,字绍廷。1880年生于锦县大中乡枣园子村。9岁入学读书,因家贫只读3年书即废学在家劳动,后为人雇工多年。
1899年孙兆印投奉军当兵,在剿匪中立有军功,至1902年升任西路巡捕马队左哨副巡长,后巡捕马队改为巡防营任后营哨长。在高桥、马厂、刘三厂等地曾参加数次剿匪战斗。1918年被选入洮辽镇守使军官团学习,毕业后,仍回队任职。1918年后路巡捕马队改为29师后,任58旅112团3营连长。1919年任奉军补充第2旅营长,后参加直奉战争,历任团副、旅长、师长等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被张学良召到北平,后奉张学良之命赴东北锦、义、兴、绥各县,宣传张学良不忘家仇国难,收得东北的决心,调查日军侵略之事实,回北平向张学良汇报后,又被派回家乡组织抗日武装。
1932年初,孙兆印与抗日将领宋九龄、东北救国义勇军总监朱霁青在朝阳县大马厂会面。朱霁青委任孙兆印为前敌总指挥,宋九龄为总监部参谋长。分工孙兆印在大凌河以东活动。孙兆印即在义县一家峪一带活动,吸收谢朝品、全则册等绿林武装,组成第26路抗日义勇军。这支队伍曾攻打大凌河火车站,炸毁殷家洼子铁路桥,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抗日义勇军失败后,日军悬赏缉拿孙兆印,没收了他的财产,不久孙兆印返回北平。
1936年张学良调孙兆印任鄂豫皖司令部上校副官。后随张学良去西安任东站联络处长、战地执法处长等职。西安事变后,调国民党江苏绥靖公署任军警督察处长。1937年到53军任战地执法处长,随军抗战。
1941年辞去军职,1943年在西安开设远东旅社谋生。1944年应李杜、马占山之请去河南归德劝汉奸胡毓坤反正抗日(胡为汪精卫伪政权的骨干,“九三”胜利后被以汉奸罪处决)。同年回家乡石山为父移坟。时正值日军悬赏缉拿,因孙兆印持有汪伪苏豫边区怀念部的护照,未被逮捕返回关内闲居。
1946年9月,孙兆印回原籍安居。建国后,他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他虽然曾任将校级要职,但作风朴素,为人忠厚,与乡亲们相处十分融洽。乡中父老都愿与之交往,十分尊重他。1961年孙兆印因病去世,终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