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臣同志生平(1923-200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党委常委、副司令员、离休干部王寿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6月8日8时32分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82岁。
王寿臣同志1923年6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八果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2月,年仅14岁的王寿臣就毅然参加了高阳县抗日游击队,从此开始了他长达67年的革命生涯。1939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河北民族革命中学、陕西绥德抗大七分校学习,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懂得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历任河北高阳县抗日游击队通讯员、警卫员,河北定兴县减租减息工作团小组长、抗日联合会秘书,河北九分区地委事务秘书,陕西绥德抗大七分校分队长等职。1942年,他参加了粉碎敌人“五一”大扫荡的残酷战斗。在战斗中,他沉着机智,同战友们一道勇敢地冲破了日伪军的层层包围圈,经受了无数险恶环境的考验。其间,他还积极参加了著名的延安大生产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王寿臣同志历任陕北教导二旅工厂指导员、六军十六师政治部组织科营级干事,先后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宜川、西府、屯子镇、扶眉、兰州等战斗和战役。他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与战士们并肩作战。在屯子镇战斗中,他冒着枪林弹雨通过敌人两道火力-线,冲到前沿阵地作宣传工作。1949年11月,他跟随王震司令员解放大西北,挺进新疆,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新疆和平解放以后,王寿臣同志历任六军十六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十六师直属队工作科、新疆军区干部部组织科副科长,新疆减租工作团一大队副大队长,伊犁区土改团教育科副科长,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八一农场政委、场长,农六师副政委兼第一生产管理处政委,农六师师长等职。他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依靠和发动群众,认真开展减租反霸斗争。他积极探索部队从战争年代转入和平建设时期的党的建设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创建军垦团场,努力开创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
“-”期间,王寿臣同志被强加了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残酷的打击破孩。“文革”后期,他得到平反和落实政策,先后担任了石河子地委第一副书记、革委会第一副主任,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兼州农垦局局长、党委书记,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兼农六师党委书记,兵团顾问组顾问等职。任职期间,他坚决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关于“积极发展生产”的方针,大力倡导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兵团恢复后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农六师各项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94年6月经组织批准离职休养,2004年5月经中组部批准享受正省级医疗待遇。
王寿臣同志退居二线担任兵团顾问直至光荣离休以后,仍居住在五家渠,继续关心兵团事业的发展,经常为兵团事业的发展提建议、出主意,尤其对农六师各项事业的发展更是关怀备至,表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风范。
王寿臣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他执政为民,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在落实政策中纠正了大量冤假错案;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正廉洁,生活俭朴,经常把节俭下来的工资无偿地支援灾区建设和困难群众,受到职工群众的广泛赞誉;他胸怀坦荡,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干部;他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0,始终如一地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受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尊敬和爱戴。王寿臣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兵团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的功绩将载入兵团屯垦戍边伟大事业的光辉史册。
王寿臣同志的不幸逝世,是兵团事业的一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一名好党员,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高举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承老一辈开创的军垦伟业,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加快兵团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率先在西北地区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