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绍忠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三水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的始建者,且为广东水师提督,组成近代化的广东海军。
道光十四年(1834年)郑绍忠出生于三水大桥头村,原名郑金星,字心泉,又名郑金。因其口大能容二拳,故绰号大口金。
咸丰二年(1852年)秋,郑金在佛山镇与人比武,失手杀人,逃回乡里。
咸丰四年(1856年)六月,郑金参加陈金釭等在三水县范湖发动的农民起义,随后转战多处,成为陈的得力干将。
十月,陈金釭建立大洪国,自称南兴王,封郑金为大元帅。
咸丰八年(1858年)四、五月间,郑金由广西贺县回守怀集,将他的姓胡的马童收为义子,赐名曰郑润材。
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月,陈金釭的义军乘虚攻袭化州、信宜,攻克了信宜县城,并将信宜镇隆定为大洪国首府。
同治二年(1863)四月,广东陆路提督昆寿率兵八万围剿信宜。
九月八日,信宜陷落,郑金、刘超等降清,陈金釭被杀,大洪国覆灭。
九十五日,郑金投降后,经清廷批准,昆寿许其自领旧部为一营名曰安勇,赏都司衔,始更名绍忠。
同治三年(1864年)郑绍忠解南雄之围,后随方耀等参与福建永定之役,击溃太平军丁太阳部。
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至八月,郑绍忠同方耀军参与袭击康王汪海洋大埔之战役,有功数迁至副将,授罗定协,并赏戴花翎。
十二月,郑绍忠参加围歼汪海洋主力的嘉应之役,汪海洋被击毙。清廷加郑绍忠总兵衔。
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郑绍忠平太坪客匪,擒匪首。
五、六月,郑绍忠被调往肇庆剿抚恩平客匪,并连破恩平县属榔底大田寨。命补缺后以总兵用,并赏敢勇巴图鲁名号。
同治六年(1867年)郑绍忠平五坑、赤溪、曹冲等处客匪,更勇号额腾伊巴图鲁。家族追封三代。
同治七年(1868年)郑绍忠平定鹤山、高明、新安等地客匪,补南韶连镇总兵。
同治八年(1869年)赏郑绍忠以提督记名。同年,郑生母去世,郑绍忠回大桥头,丁母忧。
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廷补授郑绍忠为潮州镇总兵。同年,郑绍忠父亲过世,丁父忧,两广总督瑞麟以地方吃紧改署任。
是年,郑绍忠侄子(郑继忠之子),后为建国粤军第三师师长的郑润琦出生。
光绪二年(1876年)郑绍忠改署任南韶连镇总兵,搜治钦州、灵山积匪,晋头品。
光绪三年(1877年)郑绍忠亲督兵勇修筑三水水利,联围筑闸,联大良、大塱、高丰、鲶涌、上石版、下石版、丰岗围统称高丰围,沿堤建有高丰窦、鲶谷窦。
光绪四年(1878年)郑绍忠平定佛冈匪患,朝廷赏郑绍忠玉搬指、小刀、荷包和火镰。
光绪五年(1879年)郑绍忠攻克琼州,收复儋州、临高,赏黄马褂。
光绪六年(1880年)七月,两广总督张树声奏请以郑绍忠领军常驻省城各属,有警亦可居中策应。还奏准,再增募安勇二千人,所募乡兵以防勇规制编之。
光绪十年(1884年)五月,郑绍忠出任广东陆路提督。
郑绍忠倡议在蚺蛇岗附近兴建圩市,以其父郑隆安之名命名为隆安圩,并修建了乐平社学、乐平当铺等建筑。
郑绍忠奏请拨国币20000两,并亲督部卒重修三水榕塞堤围。同时,特意重修了魁岗堤,并立一块刻有“金堤巩固”的石碑于堤上。
十一月,钦差大臣彭玉麟饬令郑绍忠派张恭统带潮勇五营赴粤汕头一带,设法渡台。
光绪十一年(1885年)恭遇慈禧皇太后五十寿辰,赏赐给郑绍忠年过八旬的嫡母卢氏夫人匾额曰:云台笃庆。
是年大水,三水灶岗围邓岗基段溃决,围内一片汪洋。郑绍忠请旨亲赴三水督修水利工程。工程竣工后,立石碑于灶岗围,曰“郑公堤”。
是年冬,郑绍忠与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协助张之洞邀集广东文武官绅和各地盐商要求分年捐款八十万两建造新型的铁甲船舰,组成近代化的广东海军。
光绪十二年(1886年)郑绍忠的嫡母去世,时年八十四岁,郑绍忠丁母忧,并仍留署陆路提督。
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郑绍忠被补授高州镇总兵。
十一月,郑绍忠调任湖南提督。
光绪十七年(1891年)郑绍忠调回广东,出任广东水师提督。
光绪二十年(1894年)适逢慈禧皇太后六十寿辰,郑绍忠被赏加尚书衔,并赐给他寿字、大缎帽缨。
郑绍忠获朝廷恩准,回三水县大桥头村修建家族建筑,即现在的“大旗头古建筑群”。并开始修建通往水西等村的灰沙石板路,长达五十多公里。
十二月,两广总督李瀚章令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招募数十艘拖船攻打横滨、大阪、神户、长崎,攻其不备。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郑绍忠卒于虎门水师提督任上,享年62岁,葬于大旗头村的老虎岗。
四月,清廷“以久着声威,殁于防次,予以军营立功后病故例优恤,战绩宣付国史馆立传,赐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