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人物

周师庸


[公元1927年-2011年,著名煤化工专家]

周师庸(1927-2011),男,浙江宁波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52—1961年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工程师;1961年—1976年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工程师;1976—1986年鞍山热能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86—2000年鞍山钢铁学院教授。1988—1989年以访问科学家身份接受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煤科学研究中心邀请做科研工作。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科委金奖1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工业,扩大炼焦煤资源是其中首要任务。周师庸教授频繁地深入煤田一线,建立了各种煤质指标,与同事共同建立了常规配煤方法,为当时新建各钢铁联合企业确定煤源和配煤方案,为不同容积高炉提供合格焦炭,为国家的重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生产领域曾一度将成份十分复杂的煤作为均一物质处理,其弊端显而易见,为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周师庸教授创造性地将煤田地质学中的煤岩学引入煤加工利用领域,开创了煤化工领域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应用煤岩学,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周师庸教授著作等各类学术著作,科研立项层次高、数量大,一生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译著2部、专著2部。其中,1985年冶金出版社出版的《应用煤岩学》是其长期科研工作的结晶,该书在1986年国际书展中,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们高度评价并获冶金部优秀科技书籍奖。为对此著作补充近10年来的新成果,1991—1993年间在《燃料与化工》期刊上连载《应用煤岩学概论》;

80年代以来,曾主持并参加“焦炭性质及质量控制因素研究”课题,得出若干在学术上有价值的规律并为企业创年经济效益7000余万元,“焦炭性质及其质量控制因素的研究”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挥发份、弱粘结性大同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项目,使低灰、廉价、储量丰富的动力煤变成炼焦用煤,既降低焦炭灰份,又扩大炼焦煤资源,累计经济效益达亿万元,1983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煤岩配煤”项目将经验配煤提高到科学配煤,并获显著经济效益,1985年获新疆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酒泉钢铁公司焦炭质量预测”项目,在方法有突破,年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1990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铁合金专用焦研制”项目,用非炼焦的大同块煤制成优质铁合金专用焦,节省了优质炼焦煤,大幅度降低了电炉能耗,年经济效益900万元,1985年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还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和四等奖1项;80年代后期主持的“煤制工程材料”项目,将煤不经转化直接作为化工原料,制成热塑性塑料,并加工成管材,在1991年国家科委举办的“全国火炬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展销会”上,获金奖。发表有影响的论文50余篇,译著两部,专著两部,并多次参加国际会议。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冶金部优秀科技工作者,是第一、二、四届鞍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周师庸教授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服务,直到晚年仍被国内外的企业聘为高级技术顾问,不仅根据各合作单位用煤的特点,预测焦炭质量及确定计算公式(称为周师庸法),还将科研领域从煤和焦炭,扩大到焦炭在高炉中的行为,获得前所未有的信息和成果。

周师庸教授用一生践行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优良师德师风。30多年前,他协助钢铁企业建立煤岩实验室并培养操作技术人员;80年代初,他主办培训班,为国内相关单位的人员讲解煤岩学、传授应用煤岩学技术。二十余年的心血凝聚成《应用煤岩学》、又二十余年的心血凝聚成《炼焦煤性质与高炉焦炭质量》,这两部专著不仅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也为我国煤化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周师庸教授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冶金工业部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他一生孜孜以求、勇于创新,勤奋不缀、严谨治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年轻人。如今,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在各自的岗位上谨遵师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十分出色地承担着各自的责任。他的最大心愿是,他晚年的科研观点得到认可和实行,延长我国极度匮乏的优质炼焦煤的使用时间。

周师庸教授的一生是为我国炼焦和炼铁事业可持续发展奉献心血的一生。他开创了应用煤岩学新学科,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为煤化学、煤化工的基础研究和炼焦配煤的实践应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周师庸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13日18时25分与世长辞,享年85岁。

周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1年)去世的名人:
宁波市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宁波市


下一名人:刘宜伦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