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钟楼区人物

朱正华


[公元1924年-1999年]

朱正华(1924.1.6~1999.5.7),江苏常州人。精细化工专家,从事染料化学,感光材料化学研究,中国感光工业的重要奠基者。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曾在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常州求实中学、无锡竞志中学任教。解放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化工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至华东化工学院,先后任菁染料研究室主任、有机工业系系主任、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副院长、代理院长、院长。

一、成长经历

1924年1月6日出生在江苏常州的朱正华,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他有三个哥哥,最小的哥哥比他大12岁。3岁时,在东北交通银行任职的父亲不幸被侵华日军的飞机炸死,随后大哥也在东北病故。原先的家庭生计还算过得去,现在却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主要靠叔父帮衬及母亲做手工勉强维持,直到两个哥哥从学校毕业工作后,经济才有所好转。

1937年抗战爆发,刚刚读到初二的朱正华,跟随正在修筑铁路的二哥开始了边逃难、边求学的动荡生活。他先在湖南湘潭中学读初三下学期,又由广西辗转至云南,在昆明南菁中学读高一下学期。1940年2月,他在贵州贵阳考入内迁的浙江大学先修班,经过不到半年的学习,7月考入浙大化学工程系。因为他没有中学毕业文凭,无法拿到正式学籍,直到二年级时才因成绩优秀,由校长竺可桢亲自给当时的教育部去函证明而转成正式学籍。

抗战时期的大学生活非常艰苦,学生食堂每餐只有粗劣的红米饭供应。尽管有敌机轰炸,学校时常搬迁,化工系一年级设在贵州永兴,二年级转到湄潭,三年级时才回遵义,但朱正华始终坚持学业,在当时浙大化工系系主任、著名化工专家李寿恒教授的指导下,克服极其困难的实验条件,甚至烧毁了自己的鞋,完成了毕业论文《遵义锰矿的利用》,于1944年7月顺利毕业,获工学士学位。朱正华他们对锰矿利用所做的有关研究,还受到了英国李约瑟教授的赞扬。

1945年7月,朱正华在重庆璧山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任助教,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1949年后由苏元复教授介绍至上海交通大学化工系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交通大学化工系并入新创建的华东化工学院,朱正华随之来校工作,先后讲授过《染料中间体》、《染料化学》、《照相染料》、《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理论基础》等课程。

1960年朱正华升为副教授,1978年被聘为教授,后又任该校副院长、代理院长、院长。在华东化工学院,他身兼教学、科研、管理等数项工作,一贯秉承“勤奋求实”的校风,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为中国化工和高等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

二、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

1、活性染料、酞菁染料、菁染料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后期,瑞士的汽巴-嘉基、西德的赫斯特和英国的卜内门等公司开始研究染羊毛用的含活性基团的染料,1956年英国出现第一个棉用活性染料并投入生产。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织物的产量巨大,但传统的染料品种有限,且染织品极易褪色,故急需各种不同用途的新型活性染料产品的研究与开发。1958年,朱正华携其教研组成员与中科院有机所合作,几个月内合成出了上百种样品,其中三聚氯腈活性染料、乙烯砜基活性染料、热型活性染料等,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与英国产品媲美。他们研制成功的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在许多年里一直是我国各染料厂的重要产品。朱正华也是国内最早运用量子化学等理论方法和用多糖模拟纤维素等实验方法进行乙烯砜类活性染料的染色机理研究的拓荒者,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朱正华长期从事染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活性染料的分子设计等基础理论研究,直到晚年,他仍然不断地提出新的设计思想,采用相同活性基组合,把活性染料的固色率由70%提高到90%以上。他的研究结果,为我国开发该类具有广泛用途的染料产品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1990年由他负责的“活性染料结构与性能关系”课题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该课题通过对活性染料的合成、提纯、结构分析、性能测试、一系列模拟染料、水解染料、醇解染料、染料-纤维化合物以及α—甲基—D—葡萄糖—染料化合物的研究,提出活性染料的水解、醇解反应动力学及染色纤维水解反应动力学规律,以及染料在葡萄糖的伯羟基和仲羟基上的反应行为,用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力学研究染料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手段新颖,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染料界同仁的一致公认和高度评价。

2、照相染料的研究(彩色胶片用增感染料、红外增感染料)

感光材料学科的发展和有关工业的建立,对于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国防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建国初期我国因电影胶片不足,年产电影仅40~50部,为加强文化教育工作有必要加速感光材料的研究与生产。此外,感光材料还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民用摄影、军事侦察、公安刑侦等部门,因此全面地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迅速建立我国独立的感光材料工业有着重要意义。

1950年代起,朱正华从事增感染料和高空胶片等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成果。他首先在国内研制成功黑白、红外、彩色、航空胶片用增感染料和成色剂。

1958年10月上海市科委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国产彩色电影胶片的会战,学校承担了彩色胶片用增感染料的研制任务。通过半年多时间的攻关,课题组率先成功地研制出了彩色多层胶卷正片上所用的增感染料Rr1953及Rr340。在会战单位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感光胶片厂及上海电影技术供应厂的协作下,国产彩色电影正负片经涂布后试制成功,并作为向党献礼的一大成果。1959年3月8日,这一技术被用于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正片《女篮五号》的拷贝,经试映后,色彩鲜艳,获得观众一致好评,成为我国感光工业以后发展的基础。朱正华及其教研组接着又成功地研制出了用于彩色多层胶卷负片的5种增感染料Rr650、Rr1523、Ma1088、R1833及Ma2116,于1959年6月移交上海感光胶片生产,10月1日,该厂采用华东化工学院研制成功的上述增感染料,试制出了国产第一部彩色电影胶卷负片及第一批彩色相纸,推动了我国感光胶片工业的快速发展。

1962年,经高等教育部批准,华东化工学院成立了菁染料研究室,朱正华出任研究室主任。这是一个拥有25名专兼职科研人员并承担部分教学工作的独立建制的科学研究机构,系国家重点建设部门,旨在开展用于红外线胶片的菁染料研究工作。

红外线作用下的景物的反射能力与可见光线不同,红外线对于烟雾和混浊介质的穿透性良好,因此,红外线照相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天文学、考古学等科学部门甚至国防建设领域。

红外线照相用的乳剂,借助于红外线增感剂,早在1903年就有人合成了第一种红外线增感剂(2,4-单碳菁),但由于它的灵敏度很小,易产生灰雾,所以应用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1919年阿达姆斯和哈列尔(AdamsandHaller)合成了血红菁(Kryptocyanine),但其增感范围仅在近红外区域。1925年克拉克(Clarke)合成了新菁,它能使乳剂增感到6500~9000Å。1931年,三碳菁染料的出现使红外线增感剂得到了发展,噻诺菁(Xenocyanine)就是一种较好的增感剂,但它的最大增感波长仍不超过10000Å。直到1933年,勃罗格尔和凯斯(BrookerandKeyes)在先前由寇尼许(W.König)所合成的中间体(II)基础上,研制出了含有氧乙酰基的四碳菁和五碳菁染料,将其应用到红外线乳剂的结果使增感范围超过了10000Å。

虽然红外线增感剂的制备已有较长的历史,但以前的文献记载并不多。另外,随着甲川基链的增长,增感波长虽有增加,但增感剂本身的稳定性却大为降低,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还有,红外线照相术对于军事情报探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各国视红外线增感剂研究为机密,严加-。

菁染料研究室成员在朱正华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艰难卓越的工作,攻克了在多甲川链上加有氧乙酰基的硫四碳菁等难题,为国内首创,填补了空白。合成的11-氧乙酰基-2,2’-二乙基硫氮四碳菁染料产率可达29.8%。之后几年内相继研究成功的红外增感染料有7大类数十种,同时研究了这些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通过照相性能试验,证明它们是制备红外胶片用的具有优良的光谱性的增感剂,能被大批量应用于国产红外胶片的生产。由此,“红外增感染料合成的研究”课题曾获国家科委、经委、计委1962年度新产品二等奖。

1965年1月,菁染料研究室与有关单位一起接受国防科委和空军有关部门委托,要协同研制“1099”胶片。该胶片系美国U-2 飞机被我军击落后缴获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空侦察机专用胶片(亦称航空胶片)。朱正华课题组承担了5个增感染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任务。通过剖析,研究人员搞清了该航空胶片中所用的具有高感光度增感染料的基本结构,并判明该片的光谱增感特点是一类以菁染料作为增感剂和超增感剂的超增感组合。由于朱正华他们对合成增感染料已有较长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他们遂将三种增感染料组合在一起使用,测得胶片的感色性能与“1099”胶片非常相似,很快研制出了替代品。

试制成功的“1099”胶片经空军组织的联合测试组进行地面测定和空中试飞测定,均获得满意效果。1967年2月试制工作全部完成,3月,由空军司令部主持召开总结会,有关材料交国务院存档。

“1099”胶片试制任务的完成,不仅为我国胶片工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性能比较优良的航空胶片,而且5个增感染料及其超增感组合的研究,为胶片照相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对我国感光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粉碎“-”后,“‘1099’胶片用增感剂的合成与应用”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菁染料研究室不但开展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还注意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以满足国防与生产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有科研工作的基础,积累了很多文献资料与科研成果,朱正华他们仅用了一年时间就编写出了当时国内仅有的《照相染料》、《照相化学》两部讲义(各30万字)。1962年开始该室还招收研究生。

3、聚酞菁钴汽油脱臭催化剂的研究

朱正华注重把自己的科学研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刻关注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并全力以赴参与攻关。他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高超的研究水平,成功创制了聚酞菁钴汽油脱臭催化剂,解决了提升高硫油田油品质量的技术难题。

1975年,华东化工学院染料中间体教研组、无机化工教研组与山东齐鲁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协作,进行轻质油品脱硫醇催化剂——聚酞菁钴的制造与应用研究。山东齐鲁炼油厂以胜利油田的原油为原料,经催化、裂化二次加工后炼制出的汽油,含硫较高,其中硫醇硫高达200~300ppm,油品散发恶臭。硫醇也是一种氧化引发剂,会促使油品中的不稳定性物质发生氧化,生成胶状物质;另外硫醇具有酸性和腐蚀性,影响汽油的质量和储存,所以在炼制过程中脱除其中的硫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脱除硫醇一般有两种方法:碱洗法和催化氧化法。碱洗法只能脱除少量的硫醇,且碱液不能再生,耗碱量大;催化氧化法可脱除硫醇95%以上,其中所用的碱液经再生后可循环使用,耗碱量少。但后者必须使用催化剂。经多次试验,朱正华等发现以聚酞菁钴为催化剂,可将含有500ppm硫醇硫的异戊硫醇-溶液脱除硫醇硫含量至1.07ppm(异戊硫醇为异构且分子量较高的硫醇,要脱除它相对而言更困难)。朱正华他们发明的聚酞菁钴汽油脱臭催化剂,工艺简单,效果优良,容易推广。1976年11月起,该催化剂在山东齐鲁炼油厂的汽油脱硫醇装置中试用,运转5年多效果良好,使成品油中的硫醇硫含量由200~300ppm降至10ppm以下,脱硫醇率超过95%,且催化剂使用寿命长达12000~16000m3/kg。

经过厂方技术部门的检测,聚酞菁钴汽油脱臭催化剂的有关指标超过进口催化剂,脱硫后的汽油试验合格,安定性良好。1977年该项产品通过技术鉴定,并被推广至其他炼油厂及四川天然气凝析油中使用,经济效益显著。“轻质油脱硫醇催化剂聚酞菁钴的制备”项目也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朱正华教授毕生致力于染料和感光材料研究,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多次应邀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讲学,1990年被推举为国际感光科学大会总主席。他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化学工程与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第二届主任委员,中国感光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染料学会理事,中科院感光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

三、桃李芬芳、承前启后

朱正华治学严谨,从50年代到70年代,他将美国化学文摘上所有关于菁染料和成色剂的文献一篇不漏地摘录在笔记本上,共摘录了几十本笔记本(每本100页)。他编著的《照相染料》、《染料化学》、《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理论基础》等专著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教材和参考书。在长达5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兢兢业业、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了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在内的大批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工作岗位的重要学术骨干。他求真务实、为人师表的工作作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1978年8月,朱正华开始担任华东化工学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和院长。任职期间,正值文革刚刚结束,需要拨乱反正、肃清流毒之际,他克服十年浩劫给学校工作造成的严重困难,带领全校教职工做了大量工作,不但使学校各项工作迅速转入正轨,而且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为学校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及物质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贯彻国家经济振兴政策,学校先后于1982年6月8日与先进的中等工业城市常州市;7月14日与社队工业发展较好的嘉定县;9月1日与技术先进的上海第一个联合企业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总公司,分别正式签订了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协议,使科研与生产结合从过去单项的、不固定的协作发展到全面的、固定的协作,产生了一个飞跃,建立了联合体共同发展的新路子。1985年,在他撰写的《努力把我院办成高水平的重点大学》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把华东化工学院建设成为“以化工为特色、理工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目标,力主改变“单科性学院”的内涵。他认为学校“能否真正建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是衡量能否办成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准”,要大力抓好学科建设,千方百计集中资金加强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建设。这些观点,现在看来都是非常正确的,并已经被学校后来的发展所证实。

1985年9月卸任后,朱正华教授依然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他亲自培养的近20名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有4位成为“洪堡学者”,2名成为“马普学者”,2位在2011年分别当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被糖尿病折磨多年、双眼几乎失明时,依然不忘为研究生的课题出谋划策,字斟句酌地修改毕业论文,他的谆谆教诲时刻回响在学生耳边,他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也永远留在学生心中。

朱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9年)去世的名人:
钟楼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钟楼区


下一名人:朱仙舫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