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钟琳(1897—1983),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水稻螟虫防治研究的先驱。
1897年9月12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17年毕业于常州第五中学,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勤于实践,利用假期采集植物病虫害标本,带回学校供实验课用。他对南京附近发现和搜集到的15种植物真菌病的标本作了整理、鉴定,写成论文,经邹秉文推荐在《科学》杂志上发表。1920年,邹钟琳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留校任助教。他在邹秉文的指导下,从事采集标本、做显微切片、安排学生实习、管理仪器和进行真菌分类等工作。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改为东南大学,农业专修科改为本科。邹钟琳一边担任助教工作,一边补学本科的课程。正值回国不久的著名动物学家秉志博士在该校创建我国第一个生物系。邹钟琳十分敬仰秉志博士,在主修植物病理学的同时,还选修了秉志讲授的动物学和动物生态学课程。他认真学习秉志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久,通过考试获得学士学位。
1922年,设在东南大学农学院内的江苏省昆虫局成立,邹钟琳服从校方安排,到昆虫局转而从事水稻螟虫防治的研究工作。1924年爆发了江浙军阀战争,殃及宜兴、昆山、松江一带农民,使大片土地荒芜。黄炎培、邹秉文等发起组织“战后农复兴调查团”,邹钟琳同过探先等15人参加,他们到农村帮助农民回乡安居,备耕播种。
1929年秋,邹钟琳得到江苏省昆虫局的补助,前往美国深造。他先进明尼苏达大学,师从于著名生态学家查普曼(Chapman)学习昆虫学和昆虫生态学,1931年获硕士学位。继而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料1932年因美国经济波动,邹钟琳终因学费拮据,不得不提前回国。回国后,在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兼江苏省昆虫局技术部主任,继续从事水稻害虫防治的研究工作。1933年升为教授,筹建了昆虫研究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邹钟琳主持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搬迁工作。他公而忘私,随船运送器材去重庆。待他安排好公务后,日寇已占领南京,无法返回,多年积累的图书资料、昆虫标本,连同家中财物丧失殆尽。爱人只身从无锡老家携带孩子,几经辗转才到重庆,刚满月的幼儿因肺炎途中夭折。
1945年春,邹钟琳曾只身去西北农学院短期代理院长,暑假后回到重庆。1946年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校长吴有训任命邹钟琳兼任二部主任(包括农学院、医学院和新生院)。1948年,中央大学二部取消后,他兼任农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前夕,校长周鸿经奉教育部命令,强行要将中央大学迁往台湾,遭到邹钟琳等的坚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邹钟琳任南京农学院植保系教授兼昆虫教研组主任、院教务处处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被高等教育部评为一级教授。1983年7月23日因病逝世于南京。
邹钟琳曾当选为江苏省第一、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四届特邀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曾担任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保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学会顾问、江苏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
主要成就
邹钟琳是我国水稻螟虫防治研究的先驱。1922年在江苏省昆虫局任职时,邹钟琳就开始从事水稻螟虫的防治研究工作。他深入农村,采集标本,亲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虚心向农民请教防治螟虫的传统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防治方法。经过几年的努力,邹钟琳查明了江苏省螟虫发生的代数,并总结了各种防治方法的效果;发表了《三化螟之研究》等数篇研究报告和论文,为水稻螟虫防治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1932年,邹钟琳从国外归来,继续对水稻螟虫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品种受三化螟为害轻重有很大差别,于1936年发表了《江苏省数种水稻生长期与三化螟为害之关系》的论文。抗日战争期间,邹钟琳在重庆继续水稻螟虫研究达6年之久,查明三化螟第
三代幼虫侵害水稻的时间,从而在我国首先提出合理安排栽种时间、避开螟虫为害高峰的理论。这种采用栽培措施防治螟害的办法,在生产中反复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1956年3月,在南京农学院第一次科学讨论会上,他作了《太湖流域水稻三化螟防治上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的报告,总结了1918年以来太湖流域水稻三化螟发生概况及水稻改制在螟虫防治工作上的成绩,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邹钟琳在昆虫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上造诣颇深。1932年回国后,他坚持用昆虫生态学的理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他在江苏省昆虫局兼任技术部主任期间,深入江苏、华北蝗区调查,对中国飞蝗分布与气候地理的关系、东亚飞蝗变型现象以及飞蝗发生状况与防治效果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东亚飞蝗因种群密度不同而发生变型现象,其种群密度与蝗区的生态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并根据这些规律提出了蝗害的预防方法,为当时国内消灭蝗害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国迁移蝗之变型现象及其在国内之分布区域》获得1941—1942年度高等教育学术三等奖。
20世纪50年代,邹钟琳主持全国重点课题“小地老虎的研究”。他从生物学、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对小地老虎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汇集成《小地蚕论文集》出版。其中,许多成果在生产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有的还拍成科教片,在全国进行宣传。
邹钟琳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掌握国内主要农业昆虫发生的一般规律,经常提出带有方向性的研究课题。60年代初,他就在教研组内提出要着重研究昆虫的种群及其数量的变动规律,以及作物抗虫性的研究和应用。经过20多年的努力,教研组在这两项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稻纵卷叶螟和稻褐飞虱的迁飞规律等成果获得江苏省、农业部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1980年,我国第一本《昆虫生态学》出版。这是邹钟琳数十年昆虫生态研究工作的结晶。为了写好这本专著,他不断阅读国内外最新的专著和期刊,从全国各地搜集大量的实际资料,并做观察实验。邹钟琳把自己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和有价值的新资料都充实到了《昆虫生态学》中。因此,这本专著内容丰富、生动,深受同行的好评。
邹钟琳还进行了果树害虫防治研究。50年代李实蜂在南京发生严重,郊区农民纷纷把李树砍掉,市场上李子供应越来越少。邹钟琳于1951年着手进行李实蜂调查和防治试验。1954年,他与尤子平等在过去试验的基础上,经过细致观察,发现李实蜂产卵于花萼组织内,幼虫孵化后爬过花瓣钻出,然后钻进幼果,噬食果心,使幼果掉落。因此,邹钟琳提出在李花开放前数天和盛花期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邹钟琳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编著了《中国果树虫害》一书,于1958年出版,并于1982年再版。
邹钟琳从教60余年,始终一丝不苟。他对农业昆虫学深有造诣,但每次课前仍然认真备课,有时讲一节课,要花上几个小时的备课时间,千方百计让学生听课后能够打开思路,独立钻研问题。邹钟琳先后讲授过寄生虫学、普通昆虫学、经济昆虫学、昆虫分类学、昆虫形态学和昆虫生态学等课程。当时,昆虫生态学这门课程国内外资料都比较缺乏,内容、范围都不固定,但这又是害虫防治的基础课程,十分重要。邹钟琳为了教好这门课程,边广泛搜集资料,边编写讲稿;边教、边学、边改进,为这门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邹钟琳十分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讲稿写好以后,都要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补充。他所编写的《普通昆虫学》和《经济昆虫学》两本专著,分别由中华书局和国立编译馆于1940年和1947年先后出版。其中,《经济昆虫学》将农业昆虫学提到生态学的高度,概括了害虫的防治原理,具有独到见解,为当时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的主要教材。
邹钟琳关心学生成长,热情指导、培养研究生,为青年人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对曹骥、赵筹、姚康三位研究生就是这样做的。后来他们毕业后,相继赴美深造,获得博士学位。20世纪50年代以后,他根据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为研究生制订长短期学习计划,确定研究课题,指导查阅文献,都规定得清清楚楚;每周检查一次学习、研究进展情况。有时亲自带领研究生到农村进行调查。这不仅培养出一批教学、科研骨干,而且加深了师生情谊。
邹钟琳数十年如一日,为中国的昆虫学研究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师生们这样纪念他:“开创昆虫学科,致力理论研究,六十年春风化雨,著书立说重后学;献身植保事业,重视实际运用,千万顷虫害消灭,禾壮谷实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