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古(903~976年),字义淳,宋州宁陵(今河南宁陵县)人。刘熙古少年好学,15岁时就通《易经》《诗经》《尚书》等经典;19岁时通《春秋》以及诸子百家、史论等。后唐长兴年间(932年前后),翰林学士和凝负责贡举之事,刘熙古进《春秋极论》和《演例》,得到了和凝赏识,召为进士。
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跟随骁将孙铎为从事。后晋天福初年(936年),跟随孙铎移驻汝州。刘熙古善骑射,一日有几只鸮(猫头鹰类的鸟)聚集在营门前的槐树上,孙铎很讨厌这些鸟,但树非常高,其他人以砖石投掷,均不能击中。刘熙古“引弓一发,贯鸮树。铎喜,令勿拔矢,以旌其能”。
后周平定秦州等地区后,任命刘熙古为秦州观察判官。乾德初年(964年前后),由凤翔知州改任为秦州知州。秦州作为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各种矛盾一直长期存在。刘熙古到任之后,对秦州民众以及少数民族谕以朝廷恩信,并让吐蕃等部落首领将子弟送往京师作人质,从而使蕃族对朝廷存有忌惮之心,进而使秦州的治安形势得到好转。
开宝九年(976年),刘熙古卒,年74岁。赠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