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惟永(1264~1325年),元初宁远环川乡(今甘肃天水武山县四门乡西川村)人。祖籍漳县,元陇右王汪世显三世孙,梁国公汪良臣第五子。其父汪良臣以战功升副帅,汪惟永22岁即代总帅之职,平定四川后,元世祖授其为赞善大夫、中书左丞、行四川中书省事,后改授安西王相,赠“进城保德宣力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忠梁国公”。
汪惟永出身于十分显赫的大家族,其祖父汪世显原是金国巩昌便宜府总帅,金亡后被迫报降蒙古人。降元后,汪惟永与儿孙为元实现国家一统,为削平内乱、平定反叛,为保卫西北、西南边境,冲锋陷阵,效命疆场,并因屡建功勋而获得高官显爵。从其祖父汪世显到世显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就有180余人。祖孙三代中,“王者三,公者十”。元朝皇室对他们“一门忠烈”,十分赞许,曾屡次奖赏。
汪惟永自幼天资过人,好读书,喜属文,明韬略,善骑射,精通用兵谋略,有大将风度。至大元年(1308年),授镇国上将军、征西都元帅。他待部下谦厚,恤军爱民,受人尊崇。
泰定二年(1325年),汪惟永卒,享年62岁。其子女7人,其中3人授将帅之职,为元朝建立了诸多功勋。(《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