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 > 东城区人物

爱新觉罗·永璇


[][公元1746年-1832年]

爱新觉罗·永璇

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年)乾隆帝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封号和硕仪慎亲王。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封多罗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封和硕仪亲王,命总理吏部事,清除和珅党羽;二月自请罢管部务;七年十二月,以功劳加给其一子贝子爵位;十八年九月,以禁中制贼功,开复所有处分;二十五年十月,以王属尊行,免宴见行叩拜礼。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薨,年八十七,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号曰慎。

爱新觉罗·永璇于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七月十五日午时生。

雍正帝继位后,吸取康熙朝建储的经验教训,不再明立太子,而是将心中默定的太子书写两份,一份藏于内廷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的后边,另一份自己收藏,并且明示群臣,太子已立,“国本”确定,臣民尽可放心。他所密立的这位太子,便是皇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雍正临终,大臣按他的指示,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取下那份密旨,与其身边收藏的那份对照,弘历由此顺利承继大统。

乾隆帝继位后不久,遵行乃父这一“秘密建储”之法,密立嫡子永琏为太子,不想这位皇子两年后病亡。此后,乾隆帝又曾先后想立皇七子永琮、皇五子永琪,这两位皇子同样未能长寿,其中永琮仅两岁便感染天花而亡。因为是秘密立储,所以上述乾隆帝之立永琏为太子,以及后来想立永琮、永琪,都是事后他向群臣透露,大家才知道的。皇五子永琪死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三月。此后的七年中,乾隆帝又在其他几位皇子中物色人选。当时在世的皇子共有七人,其中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已出继旁支为嗣,其余五人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这五人中,皇十二子永璂的身分最高,他是乾隆帝第二个皇后乌喇那拉氏所生,当时十五岁,但就在这上一年(乾隆三十年),其生母那拉氏皇后与乾隆帝发生尖锐矛盾,其真实具体原因,至今仍是个谜。乾隆盛怒之下想把她废掉,虽因群臣苦谏未成事实,但那拉氏的皇后已名存实亡,次年,即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便悒郁成疾身亡。乾隆帝尚余怒未消,命以低于皇后规格的皇贵妃丧礼葬之。这一事件殃及皇十二子永璂,且永璂又无出众才能,所以他已不大可能被立为太子。其他几位皇子,皇十七子永璘,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皇八子永璇,年龄较长,但举止轻浮,做事不得体,人缘也不太好,并曾受到乾隆帝的公开斥责。皇十一子永瑆,文才较优,尤善书法,但乾隆帝对他的不重骑射、仿效汉族儒生的文人习气很是反感,也曾严厉申斥。相比之下,皇十五子永琰在当时的诸皇子中,其才德就算是较优的了。乾隆后期的一些口碑反映也说明了这点。出使清朝的朝鲜使节,曾据他们的见闻向本国国王介绍当时几位皇子的情况,以推测谁是被立的皇储,他们说皇八子永璇是“沉湎酒色,又有脚病,素无人望”;还有的说他“性行乖戾,屡失上意”。对皇十一子永瑆的评价是“为人恺悌,最著仁孝”,但“柔而无断”。而对皇十五子永琰,则颇多赞誉,有的称他“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在禁中,声誉颇多”。有人说他“勤於学业,而人望所在”,“为人沉重,处事刚明,皇帝宠爱,朝野想望”,还有人称赞皇十五子“度量豁达,相貌奇伟,皇上以类己,最爱,中外属望焉”。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已是六十三岁的乾隆帝最终确定了皇储的人选,将密旨缮写两份,分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及自己身旁,并将此事谕知军机大臣。乾隆帝密定的储君,与大家的推测是一致的,是皇十五子永琰。当然,这是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乾隆帝即将禅位之际,才宣示揭晓的。

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一月,乾隆帝册封皇子爵位,皇十五子永琰被封为嘉亲王,皇十一子永瑆封成亲王,皇十七子永璘封贝勒,低亲王两级。出继慎郡王府的皇六子永瑢,由质郡王晋封为质亲王,而皇八子永璇,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时已封仪郡王,此时未再晋封,反在其两位皇弟永瑆、永琰爵级之下。从这一封爵待遇,可看出乾隆帝对诸皇子的态度,乾隆对永瑆、永琰是比较有好感的。这时的大臣们猜测,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所书的皇储之名,大约不出这两人。五年后的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1795.10.15),乾隆帝终于揭开谜底,他召集诸皇子、皇孙、王公、大臣于勤政殿,当众开启二十二年前所写的密旨,公同阅看,并让臣下公布:当年密立的皇太子是皇十五子永琰。并于当日正式册封永琰为皇太子,同时宣布第二年正月禅位,以实现他曾说过的在位之年不超过其皇祖康熙帝之六十一年的诺言。

人物关系:
鼻祖:
爱新觉罗·福满
远祖:
爱新觉罗·觉昌安
太祖:
爱新觉罗·塔克世 (15431583)
烈祖: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5591626) 清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天祖: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1643) 清朝皇帝
高祖: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16381661) 清朝皇帝
曾祖: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16541722) 清圣祖,玄烨
爷爷: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16781735) 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
奶奶:
雍正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1693~?) 皇后
叔祖父:
爱新觉罗·胤禩 (16811726) 康熙皇帝第八子
爱新觉罗·胤礽 (16741725) 清圣祖玄烨第二子
爱新觉罗·胤禟 (16831726) 康熙帝的第九子
爱新觉罗·胤祉 (16771732) 康熙第三子
爱新觉罗·胤禔 (16721735) 康熙帝长子
爱新觉罗·胤礼 (16971738) 清康熙帝第十七子
爱新觉罗·胤祥 (16861730) 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
爱新觉罗·胤禧 (17111758) 康熙帝第二十一子
爱新觉罗·胤祎 (1706~?)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
爱新觉罗·胤禵 (16881755) 康熙帝的第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祐 康熙帝第七子
爱新觉罗·胤祜 (17111744) 康熙第二十二子
爱新觉罗·胤禑 (16931726) 清康熙帝皇十五子
爱新觉罗·胤禄 (16951767) 康熙皇帝第十六子
爱新觉罗·胤俄 康熙第十子
爱新觉罗·胤祁 康熙第二十三子
爱新觉罗·胤祕 康熙第二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祺 (16791732) 清康熙帝第五子
姑奶:
固伦纯悫公主 (16851710)
固伦温宪公主 (16831702)
固伦恪靖公主 (16751735)
固伦荣宪公主 (16731728)
父亲: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17111799) 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
兄弟: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 (17601820) 嘉庆,清朝第七位皇帝
侄子: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17821850) 清朝道光皇帝
侄孙: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18311861) 清朝咸丰皇帝
爱新觉罗·奕訢 (18331898) 恭亲王、清末洋务派、总理衙门首领
爱新觉罗·奕譞 (18401891)
爱新觉罗·奕纬 (18081831)
爱新觉罗·奕誴 (18311889)
爱新觉罗·奕譓 ,满族
寿安固 主 (18261860)
寿恩固 主 (18301859)
爱新觉罗·奕詥
寿禧和硕公主 (18411866)
寿臧和硕公主
寿庄固 主 (18421884)
端悯固 主 (18131819)
爱新觉罗·奕纲 (18261827)
端顺固 主 (18251835)
爱新觉罗·奕继 (18291829)
爱新觉罗·绵忻 (18051828)
爱新觉罗·绵愉 (18141864)
侄孙:
爱新觉罗·奕详 (18491886)
爱新觉罗·奕谟
爱新觉罗·奕询
爱新觉罗·绵恺 (17951838)
侄女:
庄静固 主
固伦庄静公主
慧愍固 主 (18111815)
爱新觉罗·永琏 (1730~?)
爱新觉罗·永琪 (17411766)
爱新觉罗·永瑆 (17521823)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
侄子:
爱新觉罗·绵懿 (17711809)
侄孙:
爱新觉罗·奕纪 (17971864)
爱新觉罗·永琮 ,满族
爱新觉罗·永璜 (17281750)
爱新觉罗·永璘 (17661820)
爱新觉罗·永瑢 (17431790) ,满族
爱新觉罗·永璂 (17521776)
爱新觉罗·永璋 (17351760)
爱新觉罗·永璐 (17571760)
爱新觉罗·永璟
爱新觉罗·永珹 (17391777)
姊妹:
和硕和嘉公主 (17451767) ,满族
丈夫:
富察·福隆安 (17461784)
外甥:
富察·丰绅济伦 满洲镶蓝旗
固伦和敬公主 ,满族
固伦和孝公主 (17751823)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
丈夫:
钮祜禄·丰绅殷德 (17751810) 和珅之子
固伦和静公主 (17561775)
叔伯:
爱新觉罗·弘曕 (17331765) 甄嬛传
爱新觉罗·弘昼 (17121770)
堂兄弟:
爱新觉罗·永琨 (17431802)
爱新觉罗·永璧 (17331772)
爱新觉罗·弘时 (17041727)
爱新觉罗·弘晖 (16971704)
爱新觉罗·弘昀 (17001710)
爱新觉罗·弘昐
爱新觉罗氏名人堂
同年(公元174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32年)去世的名人:
东城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东城区


下一名人:爱新觉罗·永琮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