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俊(?-1357)。黄州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号蛮子,出身渔民,从徐寿辉起义,任元帅。1355年(至平五年)大破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于汉川,连克湖北许多州县,准备投降元朝,未成,1356年迎徐寿辉于汉阳,重建天完政权,拥徐寿辉为帝,以彭莹玉为军师,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大将军,国号“天完”,建莲台省,设六部。翌年分兵攻占鄂、浙、湘、江、皖、赣等省,一时拥兵百万,战将百员,一举撼动元朝统治。后率军入湖南,大胜。太平二年,谋杀徐寿辉未果。遂奔黄州,被其部将陈友谅所杀。明玉珍和陈友谅等人都曾为倪文俊部将。
倪文俊(?—1357年),号倪蛮子,渔民出身,黄州黄陂(今武汉黄陂)人。史载他勇悍善战,“用多桨船疾如风,昼夜兼行湖江,出人不意,临战多克捷。”倪文俊屡立战功,司职统军元帅,蕲水被元军攻陷后,他退到沔阳湖区,保存和积蓄势力,发展水军。
倪文俊于1355年1月指挥天完(徐寿辉起义后宣布建国,国号“天完”,意思是压倒大元)红巾军克服沔阳。这时,元威顺王宽彻普化镇守武昌,他早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和倪文俊交过手,不仅被倪文俊打得大败,而且其儿子别帖木儿也被俘获,因此对倪文俊这个战场的老对手临阵感到十分害怕。四年后的再次交战,宽彻普化决定先发制人,调集重兵围剿倪文俊。他“命其子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以大船四十余只,水陆并进,至沔阳攻徐寿辉伪将倪文俊,且载妃妾以行。兵至汉川县鸡鸣汊,水浅船搁不能行,文俊以火筏尽焚其船。接待奴、佛家奴皆遇害,而报恩奴自死,妃妾皆陷,宽彻普化走陕西。”倪文俊用火攻将元军船只烧掉,取得了这次战役的彻底胜利,元威顺王的几位王子也先后被俘被杀,宽彻普化本人也狼狈而逃,被永远赶出了他的威顺王府,再也没有能够回到他驻藩30年的武昌了。
接着,倪文俊指挥天完红巾军乘胜出击,在这一年内陆续攻克武昌、汉阳以及襄阳、中兴路(治所在江陵)等城池,天完政权才得以在困境中走出,重新出现了振兴的局面。
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倪文俊将天完政权的都城从蕲水迁至汉阳,修治宫室,并迎接天完君主徐寿辉入居汉阳帝宫。但是从此时起,天完政权的实权已经被倪文俊所控制。倪文俊在巩固天完政权的根据地——江汉平原以后,又调兵遣将向外地四周发展,并取得了卓实的成就。
面对红巾军的发展势头,元政府采取了军事镇压和政治诱降相结合的两手政策,一方面严令各地元军攻打红巾军,并逐步收复一些失地;另一方面“招安”红巾军。
倪文俊恰好有个人图富贵的私心,又经受不住元朝的0,贪图高官厚爵,于是与元军谈判妥协投诚,将他俘获的威顺王子作为人质,要求元朝廷封他为湖广行省平章,企图走上背叛天完红巾军的道路。后来由于双方讨价还价,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结果,倪文俊杀死人质威顺王的儿子,中断了归顺元朝的道路。然而倪文俊的权力欲继续膨胀,他于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图谋杀害徐寿辉,篡夺其帝位,又未能如愿。倪文俊的阴谋失败,便奔往黄州,途中被其部将陈友谅杀死。接着,陈友谅取代倪文俊掌握实权。不久,天完政权也因被陈友谅的大汉政权所代替而寿终正寝。
天完政权中,倪文俊曾作为丞相,说明天完政权也沿袭了蒙元旧制。在天完政权的0时期,黄陂因临近天完政权的帝都(湖北蕲州及汉阳),当由天完政权的中央行政机构“莲台省”直接管辖(天完最高行政机构,含有白莲教的宗教色彩),而且天完政权也和元一样,在省下设有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
同时,因天完红巾军与元军战事频繁,因此有着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军事管理机构,其体制也与元朝旧制大体相同。在这一系统的军事管理机构中,倪文俊也担任了最高一级的统军元帅。只可惜他在战争形势有所好转的时候就恃胜而骄,不听指挥,甚至私欲极度膨胀。当他当上丞相,就腐化变质,夺占被俘的威顺王子的妃妾为其妻室,其举止“颇娇纵,待其下无恩”,既导致了个人众叛亲离与身败名裂的下场,也削弱了红巾军的战斗实力,甚至出现了禁不住朝廷“招安”0,企图投降的可耻本性。在整个元末反元大起义的过程中,倪文俊确实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介渔民个人品质和思想境界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