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瓞民(1878—1969),名祖绵,字瓞民、迪民,浙江钱塘人,中国近代革命家、国学家。沈瓞民幼承家学,及年长,考入浙江大学堂,毕业后留校任教习。1897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史地。
沈瓞民早年受康、梁思想影响,返国后即在上海创办“时宜学塾”和“识字处”,宣传救亡思想,被清廷列入“乱党”名单予以通缉,遂先后八次遁往日本为逋客,化名“高山独立郎”(后著记辛亥革命前后之事)。客居日本时与孙中山、章太炎、陶成章、黄兴等交往,并参与筹组光复会(后著一文),又加入同盟会,主编《胡天》(后著《谈杂志的回忆》宣传革命)。当时著有《读史方舆纪要校补》、《中国外患史》等书籍。
1903年,沈瓞民奉浙江大学堂之命再赴日本,当时同行的还有教习祝凤楼等三人,四人皆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进修。这是他第二次赴日留学,因被分在鲁迅所在的寝室遂得与鲁迅相识。当时在这所寓所内共有八人同住一室(祝凤楼归国后为七人),室友还有陈衡恪、刘乃弼、顾琅、张邦华、伍崇学等,此外相交往的还有来自浙江大学堂的许寿裳、厉绥之等。当时他们经常评论国家大事,共抒救国宏图,“有时商量推敲文字,渴求新行;有时共抒雄图,志在光复;有时浊醪痛饮,高歌‘狂论’”,后来沈氏撰有《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早年的活动点滴》等,这也是研究鲁迅早期生活和思想的珍贵史料。除此之外,今尚存鲁迅和沈瓞民等的合影多张。
当时在日本的浙江留学生有一革命组织“浙学会”,其主要聚会地点是《浙江潮》王嘉韦的寓所,前来聚会的多系有反清革命传统的杭州求是书院学生,除王嘉韦、沈瓞民外还有许寿裳等。
“浙学会”原在杭州,以求是书院师生为骨干,后被清廷下令通缉,陈汉弟先生(书院监院)遂将之易名为“哲学会”,以之为掩护暗中开展反清活动。其中许多成员后来也相继留学日本,并另外组织秘密团体,又借日俄战争爆发之机准备扩大成员,遂纷纷潜入内地,拟在浙、皖、湘发难,将之辟为反清基地。
参与“浙学会”在东京活动的还有浙江人陶成章、蒋智由(总编)及军国民教育会的龚宝铨、魏兰等,当时沈瓞民和许寿裳亦邀请鲁迅参加,不久后由浙江人为主成立的“光复会”就是萌蘖于“浙学会”的。
1904年,沈瓞民受光复会推举潜入国内策动倒清(据他的回忆:当时鲁迅也正式加入光复会),不幸事败遂潜往上海,执教于南洋公学、务本女学、健行公学和上海师范传习所。武昌首义后,他率众参加攻打上海制造局一役,后返浙江先后任都督府秘书、上虞民事长、宁波民事长。袁世凯称帝之际,他曾集合独立旅、常备队,参加“二次革命”并宣告宁波独立。后事败入囚,被光复会营救,再赴东瀛亡命,至袁氏暴死,方得回国。随后在山东、山西、江西等处勘察煤矿。
1921年,沈瓞民定居苏州,有书斋名“自得斋”,这是他《中国外患史》一书版权所换得的。当时他还是章太炎国学会的特约讲习。抗战时,他又任新四军地下经济组织“长江商行”董事,及至新中国成立,又先后出任江苏和苏州的省、市政协委员,继又被聘为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沈瓞民曾长期研究《易经》,著有《三易新论》。
其子沈延国(1914—1985)曾师从章太炎,继又入上海光华大学专攻中国文学史,曾与杨宽等编著有《吕氏春秋集解》,交中华书局出版。后亦为章氏国学会讲师兼《制言》,1940年时曾与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在上海筹建太炎文学院,由他担任教务长,并主讲中国文学史。抗战时,他与沈瓞民曾同任新四军“长江商行”董事并兼秘书。
著作
沈延国还著有《邓析子集证》、《逸周书集解》、《周易证释》等,并编校有《章太炎全集》,可谓著述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