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人物

杨芙清


[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芙清

杨芙清(1932.11.6-)

江苏无锡人,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就读于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转至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5年毕业,并成为著名计算数学专家徐献瑜的第一代研究生。1957年被选派到苏联学习程序分析和计算机软件,1959年学成回国,同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62年晋升为讲师,同年11月作为中国专家赴莫斯科杜勃纳联合核子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工作,1964年回北大任教。1977年开始,首倡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1979年被提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1984年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市第八届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等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

杨芙清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主持了许多大型软件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

1957年至1959年在苏联学习期间,独立设计和实现的“分析程序(逆编译程序)”以其独创性被西方杂志称为“程序自动化研究早期的优秀工作”。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主持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DJS11的操作系统研究开发工作,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可支持高级语言和多用户同时运行的大型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被安装在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DJS11机上,应用到石油部、地质部、气象局等部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3年至1984年,主持国家系列计算机DJS240机型操作DJS200/XT2的研制工作,提出由路径、类程、管程三种成分构成操作系统的PCM方法,并联合徐家福、仲萃豪等学者,研制了国内第一个并发程序设计语言XCY,并在国内首次用高级语言书写全部操作系统程序。该系统获198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从1978年开始在国内倡导开展软件工程研究,首先提出解决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高、长、难问题的关键是发展良好的结构、先进的方法和高效的工具的思想。

1983年至1985年,主持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软件工程核心支撑环境BETA-85,与八十年代国际水平相当,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地区优秀软件一等奖,北京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6年至1990年,主持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集成化软件工程支撑环境,将面向对象的技术与工具、环境的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和方法,并用于研究开发了集成软件工程支撑环境青鸟系统。该成果1991年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从1984年开始,主持南京市汽车制造厂转向器厂和北京电视机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所主持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了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系统MISGS,可以根据企业特点,由计算机辅助生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991年开始,牵头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软件工程开发环境的标准化与实用化”,该成果被评为95电子十大科技成就。

从1987年起还直接承担了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课题——软件生产智能化技术研究,领导研制了多语言混合编程环境KM系统,获863-成果。

杨芙清从事计算机软件教育4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实、新、严、活”的特色。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十余项国家及部委级奖利,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1997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潘文渊研究杰出奖”等。

发表论文90余篇,著作7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笛梅,杨陵康主编:中国高等学校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传略,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让人类大脑不断向前延伸──记计算机软件专家杨芙清,中国科技月报,1998年第4期;

3.展翅飞翔的青鸟──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代计算机软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沿海企业与科技,2001年第6期;

4.中国软件工程的奠基人杨芙清院士,计算机教育,2004年第9期。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杨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32年)出生的名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
北京大学人物介绍
无锡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无锡


下一名人:薛永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