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原名陈德安,1910年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陈家湾村。陈群幼年家贫,早年丧母,在贫困中与其父相依为命。父子二人给地主当长工、放牛。人间的不公,世道的不平,造就了陈群顽强的-精神。1929年冬,陈群参加了中共六安中心县委领导的农民-,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第三十军中任连长。1932年底,随红四方面军退出鄂豫皖苏区,西征川陕。1935年陈群参加了广(元)昭(化)战役和强渡嘉陵江战役。战斗中他英勇顽强,指挥果断,多次荣立战功,先后被提升为团长和副师长。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进行整编后,陈群改任团长。1937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陈群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
战后,陈群在太原接受中共北方局指派,到平西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改造和争取平西地主武装的斗争中,陈群大胆地闯到民团的上层人物中去,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指明前途,争取他们参加抗日。当时,民团团丁多数是贫苦的百姓,不少人是端不起饭碗,跑到民团里混饭吃的。陈群也是穷苦人出身,了解百姓的疾苦,加上他待人和气,唠的都是家常嗑,所以,他很快和团丁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其中有些团丁不但对陈群十分敬重,而且接受了中共的抗日主张。到1937年冬,共争取了10来个村的民团。不久晋察冀军区六支队的主力六团开赴平西,把争取过来的那些民团,改造、整编为第七团,肖思明任团长,陈群任副团长。
第六支队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和战斗,解放了平西1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初步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17日,八路军总部命令,邓华支队和宋时轮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挺进冀东,配合冀东人民抗日大-,建立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肖思明、陈群所部改称第四纵队十一支队第三十三大队。1938年5月31日,第三十三大队大队长肖思明,副大队长阵群率部从平西出发,过平绥铁路,挺进冀东。但是,刚过铁路,就遇到敌人的猛烈阻击。陈群奉命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在潮白河上游黑河岸边截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东进,在众寡悬殊的劣势下,陈群率部顽强战斗,从晚上一直战斗到第二天中午,击退敌人多次冲锋,使主力得以顺利地越过黑河,转向东进。
6月21日,邓化率部到达蓟县的靠山集、将军关一线。那天,司令部刚刚在将军关安顿下来,就遭到敌机的轰炸。紧接着,伪满洲军两个团的兵力从北面沿潮白河尾追八路军;东部几百名日军从兴隆方向扑来。陈群奉命率三十三大队一营还击潮白河方向来敌。战斗从早晨开始,整整打了一天,完成任务后,部队于夜间撤出战斗,继续向敌后挺进。6月下旬,三十三大队夜袭了兴隆县六道河子之敌,杀伤、俘虏了不少敌人,缴获了一批0弹药。接着,突出敌人重围,出现在兴隆城下。
第四纵队挺进冀热边境,长城沿线人民大为鼓舞,促进了冀东-的爆发。7月6日,冀东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20万人参加的抗日大-。7月8日,中央电示第四纵队速向遵化、迁安、卢龙地区挺进,冲破敌人的包围,与冀东抗联会合。8月初,邓华率三十一、三十三大队向东挺进,攻占了迁安县城,在遵化县铁厂村与抗联胜利会师。10月间,第四纵队领导决定将主力和冀东抗联全部撤回平西根据地整训。
在冀东仅留下三个八路军游击支队,分别在冀东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山地一带坚持游击活动。第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苏梅和第三十三大队副大队长陈群,奉命率领第三十三大队特务连,共百余人,在迁安县莲花院编为第一游击支队,陈群为支队长,苏梅为政治委员,周文彬为政治部主任,支队下编有大队,大队下辖中队。当时归其指挥的还有一个教导队,系由抗联骨干组成,30余人,以及节振国的工人大队30余人。主力向西转移后,苏梅和陈群率部活动于冀东东部地区丰润、滦县、迁安三县交界边缘一带,东起滦河迁安县西部,西至丰润县西部,北达遵化县南部,南抵北宁铁路以北地区。主要以潘家峪、松山峪、柳沟峪、李家沟、芦各寨、火石营、莲花院为中心。这一带是1938年大-的中心区,从1938年8月起,敌人对这一带地区进行连续不断的围攻“扫荡”。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武汉、广州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敌人把主要军事力量用来对付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日本华北方面军将第二十七师团从武汉前线调回冀东。在敌人疯狂的进攻和残酷的统治下,在艰苦的反“扫荡”战斗中,陈群英勇顽强,身先士卒。10月间,主力西撤后不久,陈群率部与敌500余人激战于滦县、丰润交界处之华山峰村。一天,敌人从唐山、丰润驱车赶来,围攻第一游击支队的驻地赵庄子和松山峪,战斗在华山峰村附近打响。
赵庄子和华山峰村之间有一座土山,是这一片地区唯一的制高点,如果先占领它,就可以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而敌人也拼命地争夺这个制高点。开始,陈群命令魏国臣带领一部分战士抢登山头,由于坡度大,速度较慢。而敌人从另一侧抢登,由于坡度小,速度比较快。
眼看着制高点就要被敌人夺去时,陈群抢过一位战士的机枪,大喊一声:“跟我上”,飞也似地冲上去。这时,敌人距山顶只有十几米远了!陈群冲到山顶,满头汗水,喘息未定,架起机枪,向敌人猛扫一阵。魏国臣和战士们也随后赶上来,劈头盖脸地一顿痛打,把日军赶下了山……接着,在陈群的指挥下,战士们忍着饥饿,顶着猛烈炮火的轰击,连续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毙敌30余人。夜间10点多钟,陈群率部撤出战斗。事后,听当地群众说,第二天,敌人从山上拖下大堆死尸,灰溜溜地逃回老巢。
不久,数十名日军从滦县榛子镇出发到迁安县莲花院一带“讨伐”,当天下午又从莲花院返回。陈群率领12名战士,乔扮成敌“宣抚班”,尾随其后,俟机攻击。当这小股敌人至丰润县上水路村马蹄泉边休息时,陈群命令邢玉德等人冲入敌群,乘其不备,来了个突然袭击。日军小队长和3名日军被击毙,数名敌人被击伤。当敌人在慌乱中还击时,邢玉德等人在陈群的火力掩护下,迅速转移。
陈群带兵,常打胜仗,这和他赢得战士们由衷的爱戴是分不开的。他和战士们亲如手足,爱护战士胜过爱护自己。部队每到一个宿营地,他总是首先去看望战士,慰问伤病员。那时,由于游击环境,药物奇缺,陈群便留心地搜集了许多偏方,不仅平时治好了不少战士的病,而且在战场上也及时抢救了战士的生命。当时,在战士们之间广泛传颂的“一瓶白药”的故事,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在长征路上,陈群曾经得到一小瓶珍贵的、有止血功能的云南白药。在战场上,他负伤多次,但始终没舍得用这瓶珍贵的药。可是,1938年11月初,在遵化东北部茅山战斗中,他却把这瓶珍藏了四五年的白药给通讯员大老王用上了。那一次,千余名日军包围了第一游击支队的驻地,敌人利用飞机进行侦察指挥作战,采用分进合击,妄图把游击队一网打尽,战斗非常激烈而残酷。陈群率部与敌周旋中毙敌70余人,支队亦小有损失。到黄昏时,通讯员“大老王”肚子上挂了花,鲜血涌了出来,脸色像纸一样白,无力地倒在山头上。陈群匆忙解开挎包儿,抠出那瓶白药。然后,用胳膊慢慢地托起大老王的头部,轻声地催促说:“快,快吃下去,血就会止住的!”“大老王”凝望着陈群那慈爱的目光,晶莹的泪水夺眶而出。陈群把药面一点一点地倒进“大老王”微微张开的嘴里……。
不久,“大老王”伤愈后,又重返杀敌的战场。
事后,战士们每谈起这瓶白药故事,都激动地说:“陈支队长把战士的命看得比他自己还值钱哪!跟着他干,还有什么豁不出去?”
陈群不但自己爱兵,而且还经常教育干部们要把战士当成亲兄弟,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在他的教育和带动下,干部们很注意搞好官兵关系,使部队形成上下一致,官兵一致的优良作风。
陈群热爱人民群众,十分注意搞好军民关系。部队每到一处,他总是反复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严格检查执行情况。因此,部队极少出现违犯群众利益的事。他以身作则,带头和乡亲们搞好关系,无论住到那里,一有空儿,他总是亲亲热热地和房东唠家常,“大爷”、“大娘”地叫得老乡心里热乎乎的。群众有什么困难,他都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战士们也都自觉地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争先恐后地为群众做好事。因此,部队每到一地,很快便和群众打成一片。在潘家峪、松山峪、赵庄子一带,陈群的群众威望很高,他和队伍即便在夜间来到村里,也用不着派房,乡亲们喊着他和战士们的名字,一个个拽到家里。群众还主动地为部队收藏军粮、被服、鞋袜。特别是在艰苦的反“扫荡”斗争中,敌人在游击区周围普遍地进行“清乡”,每到一村,便召集全村居民,按户口册点名,集合村中男人,叫妇女去认领。分散活动的游击队员经常化装成老百姓,隐蔽在群众之中。在极端恶劣与恐怖的处境中,群众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地掩护游击队员。有的老大娘和年轻妇女冒着生命危险,把被敌人包围在村子里的游击队员,当成亲人认领。
由于陈群和他的队伍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部队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说一声,就会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援。
滦县下五岭是敌人一个重要据点,在据点外的小山包上筑了一座坚固的炮楼,给游击队的活动造成了障碍,陈群决定发动群众,拔掉这颗“钉子”。一天,松山峪的群众给陈群找来两根瓦盆儿粗的圆柳木,各有7尺多长。在群众协助下,硬是把两根柳木掏空了,再打上铁箍,涂上黑颜色,造成了两门“柳木炮”。陈群还组织人自制了黑色炮药,又找来一些生铁,砸碎后装到柳木炮里作“炮弹”。在攻打下五岭据点时,两门“柳木炮”对准敌炮楼,“轰!轰!”一响,据点和炮楼里的伪军全给吓懵了。接着,陈群率部乘机冲进据点,70多名伪军全部被缴械。
1939年9月,陈群奉命率领第一游击支队随冀东整训队伍一起赴平西整训,编为挺进军第三-队,陈群为大队长。同年11月间,在平西整训的第一游击支队和抗联队伍编为第十二团,陈群为团长。
为了加强在冀东坚持抗日的武装力量,1940年1月初,陈群奉命率一个连和通讯排,共140余人,从平西斋堂、煤窝出发,返回冀东。在遵化县草场村,陈群把队伍集合起来宣布,奉挺进军的命令,第三-队的番号改为第十二团。部队当晚转移到高拔岭,这时,十三支队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二团政委刘诚光,率新组建的抗联第五总队与陈群会合,开了两天会,研究了开辟地区工作,决定将第五总队编为十二团二营。随后二营、一营一连和团部通讯排各按指定的地区分散活动,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在高拔岭、马兰庄、赵各庄、银子山、三女河、鸦鸿桥、皇家屯、尤各庄一带打了许多漂亮仗,很快打开了冀东东部地区的抗日局面。
当时,部队的装备十分简陋。0弹药都非常缺乏,但陈群却很乐观。他常说:“没有枪,敌人给我们‘送’嘛;没有手 ,我们自己造嘛。”于是,部队发动战士和老乡,找来香烟盒、罐头盒,装上自制的黑炮药,安上-、药捻儿,造成了“点火”手 和 。
为了夺取敌人的武器装备,壮大部队。1940年7月下旬,陈群率领十二团特务连、通讯排和节振国的工人大队,共120余人,准备夜袭赵各庄伪矿警队。战前,陈群在贾庄子附近一个僻静的地方进行了战斗动员。他号召大家:“为了夺回国土,赶走侵略者,我们要尽快地发展部队,首先,要有更多的0弹药。眼下,在冀东我们还没有兵工厂,怎么办呢?只有向敌人要!今夜就去攻打赵各庄的伪矿警,把他们全部缴械!大家有没有信心?”“有!”陈群激昂的讲话,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当时赵各庄煤矿驻守两个中队的伪矿警,约200名。矿区周围设有铁丝网。夜间,除固定岗哨以外,还有一个班的巡逻队。
半夜时分,部队到达了指定地点,按原定计划,兵分两路,进入阵地。等命令一下,急不可待的战士们抡起铡刀,砍断铁丝网,隐蔽进入伪矿警驻地,迅速地摸了敌人的岗哨,打垮了敌人的巡逻队,扑向伪矿警宿舍。伪矿警们从睡梦中惊醒,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乖乖地举手投降。
这次战斗,前后不过十几分钟。共缴获步枪百余支,手枪两支。
这期间,在平西整训的十二团主力返回冀东西部,后经盘山东进,连续攻克了玉田鸦鸿桥、丰润三女河及任各庄等据点。8月,十二团参谋长欧阳波平,政治处主任曾辉,率主力一营来到丰滦迁地区与陈群会合。
为了配合百团大战,十二团在东部地区向北宁铁路沿线进击。8月26日,包围了赵各庄、唐家庄据点与古冶车站。敌据点被摧毁,伪军全部缴械,顽抗之日军被歼灭。首战告捷,冀东军民,特别是丰滦迁地区的人民颇为兴奋。他们杀猪宰羊,从20里甚至百里以外的地区赶来慰劳十二团。
在百团大战期间,陈群指挥十二团配合地方武装积极出击,先后攻克唐山市郊之曹家口、张官屯,玉田鸦鸿桥、窝洛沽等据点。一度袭入唐山市内,给敌人以很大威胁。
1941年夏,日伪开始了在冀东的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并调集4万余日伪军对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妄图摧毁冀东游击根据地和消灭冀东八路军。在残酷的反“扫荡”作战中,冀东武装部队受到了严重损失。
1941年6月,陈群率十二团在玉田县孟四庄一带集中,团部和特务连就驻在孟四庄,三个营分散驻在几个邻村。
6月2日,陈群发现一股日军在孟四庄村头活动,便带领警卫员站在隐蔽处用望远镜观察着敌人动向,突然,敌人用掷弹筒射来两发炮弹,正落在陈群和警卫员身旁。陈群腹部受了重伤,两名警卫员当场牺牲。全团干部听到陈群团长负伤的消息后,都急忙赶到团部。政治处主任曾辉和各营营长,守护在昏迷不醒的团长身边。大家含着眼泪,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团长!团长!……”。
大家呜咽着,抽泣着……直到黄昏,陈群才微微睁开双眼,环顾大家,断续断续的叮嘱说:“同志们……我……不行了!不要让……全团……知道……,要带好部队……指挥……战……斗……”,说完便牺牲了。
陈群牺牲后,十二团全体指战员,在那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牢记陈群团长临终前的叮嘱,英勇善战,屡建功勋,为创建和巩固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