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博(1920—), 郭沫若之子,他的母亲就是郭沫若先生的日籍夫人郭安娜。郭博先生现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过往经历
相貌酷似其父的郭博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带着他和哥哥郭和夫来到中国住在上海哈同花园,直到他要上小学时,郭博才重返日本。因此郭博先生的汉语和日语功底都颇深。
郭 岁那年,正好碰上日本天皇登基,举行美术作品展,那时只读小学三级的郭博绘画已很出色,于是他将自己的一幅作品送去参展。画的内容是一座红色大桥,凌空飞起,横卧在江面上,桥下画的是蓝色的滚滚的波涛,看上去气势宏伟,色彩鲜明。评比时得了个一等奖。
父母得知儿子获了奖后非常高兴,为了鼓励儿子继续努力,郭沫若先生于是给郭博买了一全套的油画颜料,母亲郭安娜还从生活费中挤出了一些美元给儿子买了一架柯达照相机。自此,绘画和摄影同时成了郭博的两大爱好。
学摄影和绘画花费的钱很多。当时郭沫若夫妇的经济很困难,有时连全家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因此,父母建议郭博在绘画和摄影这两项中暂时只能选一项。从小就很懂事的郭博听从了父母的建议,选择了学习绘画,忍痛将摄影的爱好深藏在心灵的深处。
郭博自幼聪明好学,他的小学提前一年读完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学。在中学学习期间,郭博又提前一年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日本的京都大学。京都大学是一所出过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著名大学。21岁时,郭博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校建筑系。年轻的郭博就曾参与过日本的许多大工厂的建筑设计,尤其以日本著名的东芝公司居多。那时年轻的郭博在日本建筑设计界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了。
从业生涯
1955年,郭博在父亲的召唤下,毅然回到了中国,进入上海建工局设计公司工作。多年来,郭博先生积极参与上海市的市政规划与设计,为上海市设计出了许多而今正屹立于浦江两岸的经典建筑,上海著名的希尔顿大饭店就是他的代表作。另外,他还培养了不少在建筑设计界颇有名气的专家。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的设计者都是他的高足弟子。
郭博先生在地理、气象等方面也颇有研究。1962年,上海崇明岛出现一种所谓的“怪潮”。当时既没有出现地震,也没有出现台风,却出现了洪灾。对此,不少科技工作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种看法,然而都难以令人置信。郭博先生经过仔细的研究后,认为崇明岛的这次洪灾是南美玻利维亚大地震引起的长浪冲击造成的。这一观点,终于被学术界所认同。
对日本坂神大地震的成因,郭博先生也有自己很特别、然而又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观点:是由于日本战后大量填海造田,造成地层压力失衡,因此引发了这次大地震。正是由于郭博先生的博学,以及多方面的成就,他的同行和朋友都称他“颇有乃父之风”。
名家特长
摄影是郭博先生的又一大特长,尤其是在古代建筑的摄影方面,可说是在摄影界独领-。
郭博先生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为人正直,讲真话。即使是“文革”中,处境艰难的他仍旧如此。“文革”中,上海许多古老的建筑遭到践踏之时,他深感痛心。此时他以一个建筑师的良心,毅然拿起了自己手中的照相机,将那些即将从地球上消逝的古建筑一一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下来。据统计,从1975年到1989年近15年间,共拍了6万余张,其中还有古代建筑的照片。郭博先生因此也成了有名的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内容丰富,除了上海外滩的西洋建筑、南市老城厢的旧式民居外,还有哈尔滨的俄罗斯式的东正教堂、成都的东方式的寺院等。
当人们看了他的这些摄影作品时,一致认为他是一位“业余摄影大家”,其作品有如父亲郭沫若的文章,质朴、通俗、易懂。而郭博先生总是说:“我自幼很佩服父亲的文章,他那质朴、通俗、易懂的风格,让人看了舒服,我的摄影作品也追求这种风格。”作为摄影大家的郭博先生,他的显影室却设在家中的卫生间里,无论春夏秋冬,工作时,都要把房间遮掩得严严实实。人们简直难以相信,在这样简陋的工作室里,竟然生产出如此优秀的作品来。然而摄影生涯长达四五十年之久的郭博先生常谦虚地对人们说:“一个摄影家在他的一生能有30张照片得到社会的认可就是一流的了。我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如果也能有30张照片留下来,就是达到了我的意愿。”
家庭生活
郭博先生有一个十分幸福美满的家庭,他的儿子也是搞建筑的,现于日本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那令人尊敬的又十分贤惠的来自日本的郭夫人。这位郭夫人不仅是郭博先生家庭生活中的贤内助,更是他事业上的好帮手。郭夫人将日本女性的优良传统带到了中国,当家中来了客人时,她总是立刻从房0来鞠躬相迎。手中端着一个竹编的小盘,其中放着水果、糖果或其他食品,小心地放在茶几上。告别时再鞠上一躬,然后碎步退回房间。她作为妻子,从不参与丈夫与客人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