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典三
(1877—1911)
梅县丙村联和村人。辛亥革命先烈。早年随父到荷属东印度(即现印度尼西亚)亚齐经商。时孙中山在海外鼓吹革命。郭典三受此影响,毅然回国参加同盟会,入松口体育传习所,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朱执信、胡毅生等人在广州密筹支援河口起义。正苦于无军事人才,乃由姚雨平急电松口谢逸桥兄弟,令其速派郭典三、黄嵩南等体育会骨干来省,由谭人风率领取道海防前往河口。讵料郭典三等人船刚靠岸,所藏军用器械、军旗、号、臂章为法警搜获,遂被拘捕。郭在狱中,坚强不屈,大义凛然。后由朱执信密电海防革命党人将郭营救出狱。郭典三被释放后,转至八打威,为华侨开办学校、书报阅览社、自治会。宣统二年(1910年)他折回广州,然后回乡继续联络革命党人,进行起义的准备。事为嘉应州知州侦悉,派兵四出追捕。郭只得再至广州。当时,同盟会正在密筹策反新军和防营官兵起义。姚雨平、郭典三深入清军营中,秘密串连游说,并由同盟会指定郭典三、黄嵩南、郭冠雄(典三堂弟)与新军的代表谈判。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新军中的革命声势不断壮大,导致了1910年的新军庚戌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也大大震撼了清庭,同时也振奋了广大人心。
宣统三年(1911年)广州“三·二九”之役,为了械弹调配,黄兴派郭典三等人到广州生湖路始平书院颁发分配0弹药。由于起义前温生才刺杀清将军孚琦事发,打乱了起义的整个战略部署。清兵在广州衢衙要冲严密戒备,使输械工作遭到极大的困难。郭典三利用各种手段掩护,冒险护送弹药,来往于生湖路和小东营指挥部之间。
“三·二九”广州起义失败,郭典三逃出虎口,旋奉命兼程前往潮汕继续领导起义。郭抵汕后即与当地军民密切配合,一举光复汕头。继而发动揭阳起义,他率领10余轻骑进抵揭阳,接受巡防营投降时,遭清军伏击,中弹牺牲,时年35岁。遗骸迁葬于梅县丙村潭口角对面山麓,建有郭典三烈士墓亭,以彰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