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 > 汉中 > 宁强县人物

毛武超


[公元1868年-1946年]

毛武超(1868~1946),字君武,宁强县沙河子人。出生于农家,弟兄4人,武超行三。弟兄各有所学,均司职在外。父为民间草医。母周氏,善持家教子,受一方绅民称道。

武超少家贫,居茅舍,曾读私塾数载。十八九岁由其在凤州警备队任职的大叔荐举,任花丁(今宁夏盐池)盐务局缉私队长,后赴兰州任光明火柴公司副总经理。民国6年(1917),荐为甘肃宁县警佐,次年,任该县第二科科长。政界年余,目睹世乱民艰,又深感仕途坎坷,遂于8年(1919),坚辞县府科长职,集资创办静宁中和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不久,本地木材匮乏,遂于岷县设立分厂。该地森林广布,又为陇南一物资集散地。广掘潜力,公司渐具规模,职工200余人。武超善经营,常亲临车间抽验质量,货真价实,信誉日增,产品远销甘、陕、川等地,他还在厂内办养正学校,设同仁医院,职工及其家属求学有师,伤病有医。

武超客处外地,时时关切故乡兴革。民国18年(1929)返里,见家乡蒙童无处求学,即倾所积蓄3000银元,措置教具、图书,商借族人房舍为校址,创办沙河子“养正学校”。又聘请甘肃临洮优级师范毕业生4人来校任教,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后迁校于宝珠观,学校在发展中几经曲折,由于武超物资支持和精神感召,绅民协力扶助而数度难关,使该校在县内颇负盛名。许多学生不辞山高路远,负笈前来就学。

武超在实业界,关切时局,曾为中和火柴公司大门撰书一联云:“中原多故,愤军阀权利熏心,我欲挽救民生,手执磷丸,战胜商场培国本;和气致祥,喜大地春光满目,谁是栋梁豪杰,力撑危局,发挥经济补时艰”。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武超任岷县抗战后援会会长,组织工人成立“仇货检查组”查禁日货,还为抗日屡屡捐金不计。28年(1939),又寄函家族,以子病孙幼,不能亲临疆场杀敌为憾,嘱将自置田产完全变卖献给国家。亲族以其年逾7旬,甚少积蓄,故里仅有此薄田,家人尚不能自给为由劝阻。武超以大义相勉,慨然将所有田产变价240余元,尽数捐寄全国抗战总会。其毁家输难,时人感佩,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于同年9月题赠“卜式遗风”匾额一面,嘉其义举,现仍存于故里。

武超每任职一方,皆勤勉尽职,谋福地方。走任宁县警佐之始,即将一贯横行乡里之匪首万福同正法,当地群众为之额首称庆。民国9年(1920)冬月,陇东大地震,静宁为震中区,顷亥之间房摧屋毁伤亡1700余人。次日,秩序大乱,流氓匪痞乘机掠抢。毛将火柴公司工人编成纠察队,维持治安。又以震灾善后总办身份,筹建救灾赈济会,自任会长,首捐白银100两,小麦2石,发放赈济募捐册,号召县内外巨商富绅慷慨解囊。一时捐助甚厚,民众灾后冻馁缓解。为此,甘肃省政府奖一等金质章,后北京政府又奖三等嘉禾章。

武超乐善好施,敢于除暴安良,居室里自撰一联:“苍苍者天,必与群黎温饱;星星之火,化着世界光明”以言志。工人婚丧嫁娶贫困乏资者,常解囊周济。民国18年(1929)返里,目睹故乡赤地一片,县府仍严催赋徭。武超率40余民众面晤县长陈情,终得适度减免。

武超虽少时读书不多,但能刻苦自砺,善藏书,不吝购置。曾将《四库备要》等巨著赠与本县图书馆。喜属文,尤长对联,属对工精,句读练达,联中常寓其实业救国救民之崇高意愿。一生廉洁自持,从不吸烟涉, ;提携族人以事业,不为子孙买田产。以“子孙愚而多财,长子孙之恶;子孙贤而多财,损子孙之志”的铭言垂勉后人。35年(1946),先后妻亡子故。茕茕孑立,顿感人生之悲凉,乃辞去火柴公司所有职务,居西安南郊。同年6月,即因急性心脏衰竭辞世,就地安葬,享年78岁。时有友人送与“两袖清风承既往,一身洁白开未来”的挽联,可概括其一生品德。

毛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86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
宁强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宁强县


下一名人:杜大邦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