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溆浦人物

向达


[公元1900年-1966年,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向达

向达

(1900—1966)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湖南省溆浦县人,土家族,1900年生于溆浦麻阳水乡一个小官吏家庭。曾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长沙明德中学、东南大学文史地部。1924年考上商务印书馆临时暑期,凭着文史与英文的过人学识,得以留任英文见习,直至1930年。他翻译了勒柯克的《高昌考古记》、《印度现代史》、《世界史纲》(和梁思成合译)等大量资料,发表论文及翻译文章15篇。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篡委员会委员。1933年发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拓枝舞小考》,出版《中西交通史》。其在学术研究上尤其在中西交通史研究上的成就,与当时著名的中西交通史学者冯承钧、张星烺一起被誉为“北大三杰”。193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特聘请他讲授“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史”。

1935年,作为北平图书馆的交换馆员前往英、法、德等国图书馆、博物馆进行学术考察,以百倍珍爱祖国文物之情,把被外国文物大盗们窃去的敦煌卷子、石窟壁画、-写本、《太平天国文书》等重要文献抄录下来,重要卷子还拍了照,从欧洲带回几百万字的宝贵资料。

1938年秋回国后,在迁至广西宜山的浙江大学任史地系教授,后应聘为内迁的北大文科研究所中西交通史导师,同时兼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1941年,应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约,赴河西入敦煌,考察莫高窟和安西万佛峡。发表了《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及其连带的几个问题》,提出千佛洞应收归国有,交与学术机关管理。由于他的呼吁及学人支持,1943年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负责对千佛洞进行修复、管理和研究,保护了祖国的珍贵文物。同年,还率中央研究院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再次赴河西敦煌,考察塑像和壁画艺术,并在敦煌南沙山中开始发掘工作。从1935年翻译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开始,还陆续发表了《敦煌藏经过眼录》、《西征小记》、《莫高、榆林二窟杂考》、《张仪潮补传》、《两关杂考》、《敦煌艺术与西域的关系》等有关敦煌和西域考古方面的文章,是“敦煌学”权威之一。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是《保障-宣言》的发起者——13名教授之一,积极参加反内战活动,秘密保护-领袖。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末日来临,胡适多次劝促他到台湾去,他每次都严词拒绝,却参加了北大护校委员会,任北大图书馆馆长。

全国解放后,继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历史系教授,还任中国科学院历史所二所副所长、学部委员、北大校委会常委、《历史研究》和《考古学报》编委,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51年参加了第一届赴朝慰问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进行中西交通史、西域、敦煌学及南海史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了《校注巩珍西洋番国志的序言》、《两种海道针经序言》、《郑和航海图序》;《西游录校注》、《中外交通有关重要史籍丛刊整理缘起》、《郑和航海图序》、《西域见闻琐记》等20篇论文。为探索云南古代的历史,还对记载南诏史实的《蛮书》进行研究,撰写《蛮书校注》一书,在1942年底稿本上又经过20年搜求,1962年才定稿、发表。

1957年被错划为“ ”。“文革”中受到严重的精神打击和肉体摧残,1966年11月24日含冤去世,终年66岁。1980年,党和政府给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他是中国专攻中西方交通史、西北少数民族史和敦煌学研究考察的著名专家,为整理、保护和发扬光大中华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向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北京大学人物介绍
溆浦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溆浦


下一名人:石峻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