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91年—172年4月17日),字伯始。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人,东汉时期名臣、学者。
初举孝廉,后中策试第一,授尚书郎。历任尚书仆射、汝南太守、大司农、司徒、太尉等职,因拥立汉桓帝有功,被封为安乐乡侯。汉灵帝继位后,拜司徒、录尚书事,陈蕃遇害后,又接替其任太傅。熹平元年(172年)三月初八(4月17日),胡广去世,年八十二,谥号文恭。其追赠及葬礼规格,为东汉中兴以来人臣之最。
胡广博学多闻,史称“学究五经,古今术艺毕览之”。他在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作《百官箴》四十八篇,为后人研究汉朝官吏制度留下了宝贵资料。他在选举上主张“选举人才,无拘定制”。在梁冀专权时,他与黄琼一柔一刚,反对梁冀专权。但他性格圆滑,柔媚宦官,以奉行中庸之道著称,历事安、顺、冲、质、桓、灵六朝,为官三十余年,史称“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京师为其作谚语道:“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权德舆评其与张禹“皆以假道儒术,得伸其邪心,徼一时大名,致位公辅。词气所发,损益系之,而多方善柔,保位持禄。”
人物生平
章奏第一
胡广 的六世祖胡刚,清高有志节,因王莽摄政而逃亡到交趾,新朝灭亡后才返回乡里。胡广的父亲胡贡,曾任交趾都尉。胡广两岁丧母,少时孤苦贫困,甚至要亲自做家务。
胡广成人以后,曾在郡府里任散吏。当时南郡太守法雄之子法真从家中来看望法雄,法真颇有知人之明,正逢岁终应举之时,法雄命法真助他选拔人才,法雄于是召集诸位官员,法真自己在窗户后观察,此后他便把胡广推荐给法雄(应该是发现了胡广有异于常人之处),法雄便举荐胡广为孝廉,到雒阳(今洛阳附近)参加殿试,由汉安帝亲自主持考试章奏,胡广被选为第一。
历职内外
此后仅一月,胡广就被拜为尚书郎,经五次升迁后任尚书仆射。汉顺帝想要立皇后,但后宫的四位贵人都很得宠,顺帝想要以抽签的办法求神来选定。胡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建议选取 之女,顺帝于是立梁氏(即后来的顺烈皇后)为后。
当时尚书令左雄想要修改察举制,规定参试年龄一定要四十以上,而由儒者考核经学,文吏考核章奏。胡广再次与郭虔、史敞上 书驳斥,认为选举人才,不能拘泥定制,但意见未被采纳。后陈留太守一职空缺,史敞等人推荐由胡广担任(但胡广应该没有出任)。胡广掌理枢机事务(指在尚书台)十年后,出任济阴太守,因举官不实而被罢免。后复任汝南太守,又入朝任大司农。
五卿七相
汉安元年(142年)十一月初七,胡广升任司徒。
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被梁冀鸠杀。梁冀想要拥立年幼的蠡吾侯刘志(即后来的汉桓帝)为帝,太尉李固与胡广、司空赵戒共同劝谏梁冀,而梁冀在朝会上恐吓百官,胡广等感到害怕,只有李固与杜乔仍然坚持,于是被罢免,命胡广接替李固任太尉、录尚书事。
建和元年(147年)六月,胡广因疾病逊位。同年,因拥立桓帝之功,被封为育阳县安乐乡侯。十月,又被拜为司空。 十一月,李固被梁冀陷害下狱,临死前写信斥责胡广和赵戒没有坚持正义,二人看到李固的遗书后,感到悲伤惭愧,但也不过是长叹流泪而已。
元嘉元年(151年)十月,胡广再次逊位后告老致仕。不久,以特进身份被征拜为太常。
永兴元年(153年),升任太尉。次年九月,再因发生日食被免职,又复任太常。
延熹元年(158年),再次任太尉。
延熹二年(159年),梁冀被诛杀,胡广与司徒韩演、司空孙朗因为不保卫皇宫,被剥夺爵土,以减死罪一等论处,免为庶人。后又被拜为太中大夫、太常。
延熹九年(166年)五月,再次被拜为司徒。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刚即位的汉灵帝命胡广与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共同录尚书事,复爵安乐乡侯。胡广因病乞求逊位,适逢陈蕃谋诛宦官失败遇害,于是命胡广接替陈蕃任太傅,总录尚书事。
胡广当时已经八十岁,但还是心力有余,为人练达、明事理。侍奉继母孝顺,从不说自己年老。继母去世后,在服丧期间,没有做出不合礼仪的事情。
倍极哀荣
熹平元年(172年)三月初八(4月17日),胡广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灵帝下诏命五官中郎将持节奉册,赠以太傅安乐乡侯印绶,赐东园梓楠棺木,派谒者监护丧事,在光武帝的陵寝原陵为他赐墓地,谥号“文恭”,以其子孙一人为郎中。他的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都穿着丧服前来会葬。朝廷自胡广去世后的追赠及葬礼规格,自从东汉中兴之后,没有一位人臣能与其相比。
熹平六年(177年),灵帝思感旧德,命画师绘制胡广与太尉黄琼的画像,悬挂在宫内,议郎蔡邕奉诏撰写的《胡广黄琼颂》,也一同悬挂在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