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安丘人物

张公制


[公元1876年-1966年]

张公制(1876-1966),原名介礼,字公制。山东安丘县城里人。

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书香门第。其先祖张贞,为明末清初名儒。两位兄长张介湘(字竹溪)、张介垣(字省三)都是进士。

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中举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安丘县成立劝学所,出任劝学所首任总董事,主持全县教育事务。

宣统元年(1909)7月,当选为山东省咨议局议员。

宣统二年(1910),莱阳县遭受旱灾,山东巡抚孙宝琦派兵镇压抗捐抗税的农民,造成“莱阳大惨案”。为 官府的倒行逆施和咨议局中的官府派的助纣为虐,张公制和丁佛言等6人退出咨议局,被社会进步舆论赞为“鲁东六君子”。

宣统三年(1911),协助革命党人王长庆策划诸城起义,并与安丘官绅商定,资助王长庆巨款。

民国元年(1912),赴济南,与丁佛言组织共和党支部(翌年改进步党)并当选为部长。

1913年春,山东省首届议会成立,张公制当选为议长。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各省县的议会及各级自治机关,山东的国民党、进步党都被迫停止活动。

1915年8月,和王采廷在《大东日报》上登出启事,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6年,山东省首届议会复会后,仍任议长。

1918年9月,山东省第二届议会成立时任副议长,并兼济南育英中学校长。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济南学生成立山东学生联合会,24日实行总-。-与学生僵持时,建议山东督军张树元采用谈判方式解决,全力维护学生利益。

1921年12月,当选为第三届山东省议会议员。期间,组织“诚社”,并在《大东日报》改组时,与王精一、张伯秋等在该报出刊“劳动周刊”。

1925年5月,张宗昌任山东省军务督办兼省主席后,张公制看透军阀统治者的本质,遂以患病为由辞职回家疗养,从此脱离政治。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到原籍安丘。国民党第八区专员厉文礼曾邀请其担任顾问,伪青岛市市长赵琪、重庆国民党中央及沈鸿烈、于学忠分别邀请其出山,均遭拒绝。

1945年,日本投降后,拒绝出任国民党青岛市议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年73岁已引退25年的张公制再度出任公职。历任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等职。任青岛市防疫卫生委员会主任期间,曾被评为全国乙等卫生模范,受到山东省政府通令嘉奖。

张公制善吟诗,清末民初,与县内知名人士共建渠亭吟社,曾汇编石印《渠亭吟社诗草》。自1912年至七七事变共写诗200余首,大都收入《民诗存》。1945年又将1937年至1945年的诗作汇编为《奇觚集》。20世纪60年代初期,选取旧作及解放后吟成的若干首汇集成《奇觚诗选》。此外还著有《济南杂诗》《军阀统治山东时期纪事诗》等。

1966年10月29日病逝于青岛,享寿90岁。

张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安丘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安丘


下一名人:曲洪发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