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侔(1889-1968),又名赵畸,山东益都人。1909年毕业于烟台实益学馆。辛亥革命后,曾任烟-政府科员、临淄县小学教员等职。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18年毕业后任济南一中教员。1919年又考取官费留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继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曾和当时留学美国的余上沅、闻一多、梁实秋等交往甚密,共同组织中国京剧在美公演,自任服装道具和舞台布置。1925年研究院结业回国,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和戏剧系主任,广州国民党青年秘书,广州中央美术学院筹建委员会委员等。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参加谈判收回九江英国租界。1928年任南京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秘书长。不久回到山东,先后任济南第一中学校长,济南实验剧院院长,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等。
1930年赵太侔任国立青岛大学教授、教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易名国立山东大学,校长杨振声辞职,由赵太侔接任。赵太侔任职期间,继续增聘专家学者,充实教师阵容,撙节行政开支,兴建科学馆,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进入20世纪30年代,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山东大学的进步学生,不断发起反帝爱国的-。赵太侔以其校长地位,对-甚感不满,采取说服、慑服等手段,冀图让学生“安心”读书,因此受到学生的反对。赵太侔又以“校纪不允,国法不容”为由,通过校务委员会议,两次开除进步学生,更加遭到学生的反对,加之山东军阀停发对学校的地方拨款,乃被迫辞职。1936年任北京陵源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赵太侔到重庆任国立编译馆编纂。1942年任国民政府训练委员会第三处处长。1944年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抗战开始时,山东大学内迁四川万县,旋即停办),赵太侔于1946年春再任山东大学校长。赵任校长后,对于美国军队占用青岛山东大学的校舍,会同总务长周钟岐据理力争,频繁交涉,终于陆续收回。为了广育人才,将原来只有文、理、工三院八系的山东大学,扩建为文、理、工、农、医五院十四系,并聘请了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为山东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赵太侔的政治态度有所转变。1946年进步教师徐中玉被国民党教育部认为有“共党”嫌疑,密电赵太侔查明具报,即予解聘。赵将密电转告徐中玉,并保护了徐。在1947年6月和1948年9月两次大的-中,身为校长的赵太侔虽然不同意-,但还是采取措施向国民党当局交涉,保释被捕学生。并且召开校务委员会议,决定被扣押学生不按学则规定,一律保留学籍。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令赵太侔乘军舰南逃,赵不愿再随国民党残余-,秘密转入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病房,迎接了青岛的解放。
建国后,赵太侔历任山东大学外文系教授,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外语教研室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员,民革青岛市副主任等职。50年代后期,曾致力于汉字改革的研究工作,著有《汉字改革方案》、《汉字新法打字机拟议》等文稿,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可惜在-中文稿全部丢失。1968年4月在“-”极左路线的残酷破孩下含冤逝世。1979年10月山东海洋学院举行追悼大会,为赵太侔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以上内容来自《山东大学百年史》P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