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周村区人物

赵豫章


[公元1904年-1975年]

赵豫章(1904—1975),又名赵玉璋、赵秉秋。山东省淄川县李家庄(现属淄博市周村区)人。

1910年,赵豫章入本村私塾小学读书。1913年,转入邻村小学。1915年,考入淄川县高小。1918年,考入济南第一中学,后考入长山中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限制,未能继续升学,于次年8月到邻村红庙子小学当教员。

1923年应淄川县立师范小学之聘,到县立师范小学任教员。其间,结识了来淄博开展革命工作的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时局,并从邓恩铭处借到《向导》等许多进步书报。1924年3月,邓恩铭再次到淄博指导组织矿工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介绍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并在淄川大昆仑炭栈工人抗“教育捐”斗争中表现积极的赵豫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个月期满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之后,赵豫章经常到淄博矿区一带开展工作。12月,赵豫章辞去教员职务,到淄川县立图书馆任馆员。

1925年春,按照邓恩铭的安排,赵豫章到青岛工作。到青岛后,开始住在邓恩铭的住处。邓恩铭分配他做 工作。在党组织的指示下,在四方机厂工会的支持下,赵豫章通过鲁佛民(当时是国民党的左派,后来发展成共产党员)帮助,在四方筹办了一个私立小学,起名为“三育小学”,对象主要是工人子女。学生每人交5角钱,作为教学经费和他的生活费。学校有五间瓦房,教师只有他一人。从此,这所学校就成了党领导 秘密活动的主要据点。王尽美、邓恩铭都曾去过,还有四方机厂的李春荣、纪子瑞孙秀峰等,都到小学开过会,赵豫章和李春荣等人是一个组。这期间,赵豫章的主要任务是启发教育工人,发展党的组织和青年团的组织工作,也曾组织发动铁路工人、纺织工人(主要是四方机厂)进行大 。

1925年的大 遭军阀张宗昌镇压后,工会被解散了。四方机厂的党员有的被捕,有的被开除,有的躲到外地去了,有的牺牲了。在工会被解散的第二天早上,赵豫章也安全转移。1925年下半年,党组织又通过关系,把赵豫章介绍到育英小学去当教员。他就住在关向应住的一个五层楼上,负责交通联系和刻蜡版,搞些宣传材料工作。

育英小学也是党组织秘密活动的据点。有一天,赵豫章到学校很早,发现校门口雪地上有些杂乱的脚印,便意识到可能出了事。为了弄清情况,他大胆地进去看了一下,发现校长室被翻乱了。后马上回到住所,告诉了关向应。关向应听了出事的情况,立即收拾了一下转移了。

1926年春天,党组织安排赵豫章负责李村、阎家山、水源地党组织的联系工作。他到阎家山、水源地时,这里已有党的组织活动,有党员赵洪礼、李德根等。在这里,赵豫章又筹办了一个小学,做党的秘密活动地点,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开办工人夜校,联系水源地工人和纺织工人,后来发展了十几个党员。6月,中共青岛支联书记王星五和支联干事赵豫章一起,领导建立了青岛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浮山后村党支部。

同年夏,鲁广德(即鲁伯峻)又到学校当教员,他负责水源地支部工作,赵豫章到沧口一带做工厂工人的工作。五卅惨案后,因赵鲁玉在邮电局领导女工 很出名,被邮局开除,组织上又派她来做工厂女工工作。她化名赵兰,与赵豫章经常到钟渊、宝来、华新等厂活动,编写了一些宣传材料、民歌等启发工人,还组织了一些反对日本厂主封建把头的小型斗争,团结工人群众,发展了一些党员和青年团员。为了恢复工人运动,赵豫章与共产党员赵鲁玉以兄妹相称,住在离沧口工业区不远的晓翁村。这里既是农村又与工厂区接近,工作起来既安全又方便。他们经常根据党的指示精神参阅报刊的有关内容,编成顺口溜、歌谣、漫画等,印成传单,到工人中散发。当时沧口地区有“华新”“钟渊”“宝来”“富士”4家大型纱厂和其他一些工厂,产业工人总数1万余名。赵豫章与赵鲁玉即在这些工厂的工人中宣传共产主义,发展党团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上述4家纱厂中都建立了团支部。沧口地区共有团员42人,比四方区的团员数多一倍。在发展党团组织的同时,赵豫章与赵鲁玉还组织工人多次开展打击厂主资本家帮凶的“打狗斗争”,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一些封建把头的嚣张气焰都有不同程度的收敛。

这一阶段,赵豫章的生活极其艰苦,他和赵鲁玉都没有正式职业,上级不能发经费,二人吃住全靠个人打零工和个别同志的接济。有一段时间,赵豫章在附近农村小学兼课,每月仅有3~5元的收入。而这笔钱还要用于买蜡纸、油墨等。所以,他们经常断炊,有时不得不去挖野菜充饥。但是,他们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支持下,战胜了种种困难。他们经常饿着肚子,深夜刻蜡版、印传单,一直工作到拂晓,然后赶在天亮前将传单散发出去。

1926年12月,赵豫章调任共青团青岛地委委员。1927年春,育英小学党的活动点遭到破坏,由于叛徒出卖,赵豫章与赵鲁玉在住处双双被捕。在狱中,他们顶住了敌人的酷刑,始终没有吐露党的机密,只承认自己是失业工人。后因证据不足,敌人无法定罪,1927年初得以取保释放。同年冬,由于共同的理想,出狱后,赵豫章与赵鲁玉结为夫妻,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后来,沧口一带待不住了,他们便到东镇一带活动。赵鲁玉在地下党员徐子兴王景瑞等处得到资助,买了一台缝纫机,开了个小裁缝铺,以此来掩护他们的秘密工作。

由于连年内战赋税繁重,市场极不景气。赵鲁玉开设的小成衣铺生意萧条,入不敷出,他们冬天连炉子也生不起。有一次,王景瑞去看他们,见住处十分狭小,夫妇睡在吊铺上,仅有一条破棉被,便提出来要接济他们。赵鲁玉笑了笑说:“这没什么。贫困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嘛!”

1928年底,蒋介石势力进入山东,王复元、王用章相继叛变,并做了反动派的鹰犬,成立了捕共队,在济南、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先后逮捕的有数十人。中共山东省委以及各地党组织屡遭破坏,党组织处于十分险恶的环境之中。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凡为王氏兄弟认识的党员,原则上都要离开山东。因此,有的调往他省,有的去了苏联,有的隐蔽下来。赵鲁玉与赵豫章都是邓恩铭介绍的较早的老党员,王复元对他们非常熟悉,他们随时有被逮捕的危险。不得已,二人出走大连暂避,后又去了哈尔滨。

1929年到1932年间,赵豫章与赵鲁玉曾先后两次回青岛寻找党的关系均未成。从此,与党失去了联系。1937年,赵鲁玉患了肺病,无钱医治,病逝于哈尔滨。

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曾多次寻找赵豫章二人,在东北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但是一直未能找到。1975年,赵豫章在哈尔滨病逝。

经历历史事件
赵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5年)去世的名人:
周村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周村区


下一名人:李维翰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