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生
1886年出生在灵宝县焦村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字广庭,号耀荣。乳名来功。因成年后主张靠自己的力量工作、生活,遂改名工生。
1912年,工生毕业于北平高等筹边学堂蒙文系,1913年在北平参加筹建香山慈幼院,此期间,他与满族旗人清室后裔英宝珠结婚,婚后与英氏一起,到山西省太原、大同等地从事高等教育工作。1921年,工生与英氏携子女回到灵宝,并带回了灵宝出现的第一辆自行车。英宝珠担任了灵宝县立女小的校长,工生辞去公职,开办旅店,搞小型修配,烤面包等,以维持生活。他们夫妻经常上街下乡演出文明戏,宣传妇女解放,孙中山的"-"等新思潮,在当时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灵宝妇女放足,剪髻者日多。后来,因在县城无法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工生回到焦村,在祖上留下的6亩桃园中打窑洞,又托人外出购置织布机,准备开办织布工厂,但由于资金缺乏,连绵秋雨又使窑洞全部坍塌,而告失败。于是工生又从青岛、烟台等地引进了良种苹果树苗200棵,这便是灵宝良种苹果之始。品种主要有国光、红玉等,及山东肥城桃、新疆葡萄、山西杏、安徽萧县石榴,砀山梨等比较优良的树种,淘汰了老品种的桃树。但是,由于新栽的果树收益甚少,生计仍无法维持,工生只好再度外出在国民党军队中谋生。
在外任职期间,工生曾数次返回家乡,在果园中养意大利良种蜂一百箱,还养过大量的安哥拉长毛兔、来杭鸡,并做过人工培植蘑菇的试验。但由于社会的、自然的及家庭的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些试验均告失败,使工生在经济上陷入困境。这时,一再支持他事业的英宝珠也因劳累过度而病逝。工生经受了这一连串的打击,又由于多年混迹政界深感旧官场的腐败,终于在1938年返回家乡,从此再也没有外出任职。
工生返乡之后,看到他第一次栽植的果树虽然大多已经死去,但存活下来的苹果树已开始挂果,遂下定决心扩大苹果园面积,以全部精力来研究苹果栽培管理技术,他将果园定名为工生果园。并将在外地谋生的长子世坤、次子世同叫回,协助他管理果园。他还想方设法购买了当时非常不易买到的园林学方面的图书《生物学精义》、《土壤学》、《果树剪定法》、《苹果栽培学》和《病虫害防治学》等,反复钻研,实地试验,终于积累了一整套的栽培、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培育了质优味鲜的苹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据知情人回忆,国民党政府中的许多高级官员,如蒋鼎文、何应钦、卫立煌、冯钦哉、刘茂恩和李振清等人,均到过李工生的果园,称赞工生为中国的苹果大王。
工生培植果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他和北平、郑州的园艺试验场(站)、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河南大学农艺系、西北农学院园艺系的专家内手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经常书信往来,交流工作情况,提高自已的专业知识水平,有的专家还亲自前来进行指点。工生还坚持因地制宜,进行土洋结合的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索,他试种的除虫菊,取得成功,并推广到了民间。在苹果盛产期的1940年,他还进行土窑洞储藏保鲜技术试验。初步解决了苹果在北方越冬储存的问题,并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还严格进行分等、包装、运输和商标宣传工作,将苹果销往西安、南京等地,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工生研究果树,并非为了一己的私利,而是主张"实业富民""兴利于民"。他经常利用灵宝的许多庙会、集日,进行宣传,由于他文化水平高,在社会上影响也很大,又采用了通俗易懂的顺口溜等方式,故很受广大农民欢迎。他在宣传中曾说过:"要除贫困搞实业,振兴实业栽苹果。"并在宣传中请人品尝苹果,以增强宣传效果。有时,他还将管理果园用的,在当时极为罕见的喷雾器等工具带上,进行操作表演,引起了围观者极大的兴趣,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一些原来反对他培植果园的亲戚,首先响应,在许多村庄栽植了苹果树,继而又带动了其它一些农民。到建国前夕,苹果园已由他最初栽植的15亩发展到数十个村庄的3000多亩,被誉为灵宝的"三大宝"之一,而且由于他的这一成功在当时的政界也引起了震动,一些国民党军政要人也派人来向他学习栽培技术,准备在政治上失意后,走办实业的道路,于是灵宝苹果又被李新安引种到陕西省洛川县及河南省的许昌一带,引起高度重视,成为当地的特产。
由于社会的原因,工生培植果树尽管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有很高的声誉,但收入寥寥,又要维持事业上所需的花费,他家的生活并不阔绰。他不吸烟、不喝酒,早起晚睡,住在果园中的三间用土坯砌的小瓦房里,和子女园工们一起干活,同锅吃饭。四时穿戴和当地农民一样,多是粗布。然而,工生从不气馁,且很乐观。在果园中,常吟唱岳飞的《满江红》和马连良的京剧唱段"一马不行百马拥",以激励自己的生活勇气和进取精神。
1942年冬,工生终于积劳成疾,卧床半年后,病逝在他的果园里,年仅56岁。从此,工生果园由长子世坤经营,仍享有很高的声誉。
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在工生果园的基础上,办起了灵宝县园艺场,灵宝苹果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品种亦发展到114个,果园面积达到36万多亩,苹果的发展为振兴灵宝经济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灵宝地区引进了苹果,并为此付出了毕生心血的实业家李工生先生,将永远为人们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