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和(1915-1940),原名绍荷,修武县万箱铺村人。先后在家乡私塾、修武第一完全小学、开封省立第一中学、河北省立北平高中和北平私立弘达中学读书。他通过阅读一些马列主义著作,特别是经过1935年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的战斗洗礼,萌发了革命思想,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2月,北平高中学生为反对校方控制学生自治会,群起-,--,后遭反动当局镇压,刘少和与同学卞明安(即卞诚,原阳县人)被开除学籍,他们就到山西寻找挺进前线抗日的红军。当时山西戒备森严,行至崞县,被阎锡山的反动-抓捕入狱。刘少和被严刑拷讯,昏厥数次,不久又害了伤寒病,奄奄一息,但仍与敌人英勇斗争,坚决拒绝到太原的所谓"反省院"。敌人因无确证,乃将刘、卞释放,于是他们辗转回到修武县万箱铺村刘少和家中暂住。1938年2月,修武城被日军侵占,刘少和积极投入抗日斗争,任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五区区员(实际主持全区工作),还介绍同村人张启源加入"民先队",并共同动员串联附近村庄的10多名爱国青年,由刘分批带往太行山区,到"抗日-工作干部训练班"进行学习。该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许河事件",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停止活动。刘少和回本村与张启源、杨长春建立了中共万箱铺村党小组,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展党员,到1939年5月,就建立了有7名党员组成的中共万箱铺村地下支部,成为修武县最东部的坚强地下战斗堡垒。
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0。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即八路军工作团)处境困难。根据党组织的决定,由-部长刘少和等率领县委机关的部分干部,随县大队撤往吴家湾抗日根据地,途中县大队被国民党军截击。刘少和当机立断,又撤回修武,几经周折,分别隐蔽在原阳县和修武县万箱铺村,转入地下斗争。
同年夏天,修武县的国民党顽固派通缉捉拿刘少和,党组织决定让他转移到原武县卞明安处暂住,不料行至忠义车站,被日伪军抓获,受到残酷毒打,因日伪军不认识他,才未遇害。刘少和回到万箱铺村时,由于内伤严重,大口吐血,他原有牙龈炎,又因被日伪军猛打,牙床溃烂洞穿。临终前,还在病床上与同志们认真分析敌情,研究对敌斗争策略,表现丁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和对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强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