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 > 金山区人物

李一谔


[公元1898年-1929年]

李一谔(1898~1929年),乳名雪元,金卫乡长春村人。19岁考入上海文治大学,攻读文学专业。民国9年(1920年)冬,离校归乡,变卖田产,筹款办学,力图教育救国。翌年秋,接办甪里小学(原云溪小学),自任校长,学生多为贫苦农民子弟。在校内创办进步刊物《社会钟》,撰文揭露和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在此期间,他参加了由侯绍裘等进步人士创建的宣扬-、五权宪法的革命团体“三五社”,在侯绍裘等人的影响和引荐下,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民国13年,任金山县党部筹备委员。8月,在张堰召开的国民党金山县党部成立大会上,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民国14年(1925年)5月,上海发生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他发动各界群众,在张堰召开“五卅”烈士追悼大会。夏,由侯绍裘、姜长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活动。8月,参加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成立大会,当选为省党部候补监察委员。民国15年,金山县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地方组织——中共浦南特支(亦称金山特支)成立,李一谔任特支书记。他深入农村,组织农民、盐民协会,宣传减租减息,开展农-动。翌年春,北伐军将抵浙江嘉兴,李即一方面派人前去联络,提供进军金山的路线图。同时委派一名中共党员去朱泾设立接待站,突击架设掘石港(现金山大桥处)浮桥,协助北伐军渡河东进。不久,国共两党0,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派员来金山“清党”。他拒绝登记,被清洗出国民党,并以跨党分子罪遭到通缉。此时,中共浦南特支已与上级党组织中断联系,他带领特支的共产党员,秘密转移乡村,活跃于甪里、甸山、官桥、马棚、刘家堰一带,开展抗租斗争,宣传共产主义,并介绍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共产党,恢复农民协会。冬,浦南特支同上级党组织接上关系,并于民国17年春扩建为浦南区委,李任区委书记。他率领区委同志,活动于朱行、亭林及浙江平湖县的新仓、衙前、转角湾等地,秘密发展党员,扩建党的基层组织,筹建农民武装队伍,准备秋收-。同年秋,浦南(金山)县委建立,他任军委书记。创建了金山县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红色-队,捐款千元,购买一批武器。民国18年2月6日,他带领红色-队员和农会会员2百余人,发动“新街-”。国民党当局惊呼“浦南共祸蔓延”,立即向省府告急,请求“咨浙联合搜剿”。松江、金山、奉贤平湖等县出动大批-,猬集甸山“会剿”,旋又分路追捕。2月27日晨,李一谔在钱圩八字桥附近与正在搜捕的大批-遭遇。他孤身一人,临危不惧,一边举枪还击,一边往后撤退,因手臂中弹,不幸被捕。翌日,在被押解去松江途中,行至亭林镇时,他向群众高呼团结起来,为争取光明而斗争。在法庭上,他坚贞不屈,赴刑场时依然神态自若。3月10日,英勇就义于松江西河庄刑场。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1988年,在烈士家乡金卫乡长春村筑陵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亲笔题字:“李一谔烈士陵园”。

金山卫镇 金山卫镇地处上海西南美丽的杭州湾北岸。全镇总面积5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人口4.9万,下辖17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金山卫镇交通发达,沪杭铁路金山支綫穿越东西,莘奉金高速公路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5120(同三)国道,沪杭公路复綫纵横境域中心腹地,现已建有专用海运码头二个,随着上海市金山卫第二工业区的不断延伸扩展,附近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规划建成,交通运输网…… 详细++

李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9年)去世的名人:
金山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金山区


下一名人:沈世骐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