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濮阳县人物

王卓云


[公元1919年-1942年]

王卓云(1919年~1942年) 原名王修汉,濮阳县王掘地村人。生于中农家庭。幼年入私塾读书时,便对农村贫富悬殊产生不满。后来到濮阳县立中学读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逐步认清导致贫富不均的根源。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他抗日救国的热忱。1936年由中共濮阳中心县委书记刘宴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7年,王卓云毕业,投身革命。

1938年2月,濮阳县城沦陷。王卓云受中共组织的指示,同王冠英在家乡一带成立救国会,以王掘地、前五星、河沟、大井等村为根据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村村建立了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儿童团等群众救亡组织。为了更好地协助冀鲁豫军区打击日、伪、顽军,王卓云从党员和群众中选拔一批精干人员,组成一支谍报队,自任队长,并组建抗敌后方援助委员会,建立秘密交通站。经常乔装入城,刺探日伪军情,及时转告上级。时,王卓云任中共濮阳县三区区委书记。

1940年3月,丁树本尾随石友三南逃。唐克威主持在濮阳县刘炉堂召开万人大会,王卓云当选为濮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同年4月底,濮阳县城第二次沦陷,王率抗日政府工作人员和青年大队(武装)300余人,撤离县城。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濮阳县分成濮南、濮东、濮北3个办事处,王卓云任濮南办事处主任。他率领的抗日武装小分队及工作人员曾在石头店、顾头两村被敌人包围,王卓云机智、巧妙指挥全部人员撤离险境。转移至韩信村稍事休息时,狡猾的敌人又尾追而至,把该村层层包围。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王卓云临危不惧,沉着应战,组织小分队进行数次突围,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冲散突围。后,王卓云集合政府工作人员和小分队成员100余人,继续活跃在濮东一带,发动群众开挖"交通"沟,挑断公路阻止敌人"扫荡",坚持地下活动,乘机打击敌人。同年8月16日,汉奸、绰号四麻子的后河村大地主王某带200多名伪军将王卓云的家乡王掘地村包围,搜捕王卓云,最终落空。于是,敌人放火把王卓云的家烧个精光,将王卓云的母亲和妹妹捕进县城关押起来,以此要挟王卓云和抗日政府。后,王卓云领导的县大队逮捕了汉奸四麻子,敌人就提出用王卓云的母亲和妹妹作交换。王卓云断然拒绝,命令将四麻子处决。蒙受-和酷刑折磨的王卓云母亲和妹妹经中共组织营救获释。但是,王卓云的妹妹出狱后含辱悬梁自尽,其母亲因悲愤成疾不久去逝。1941年2月,濮阳县三个办事处改为濮阳、昆吾、尚和三个县,王卓云仍任濮阳县县长。

1942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初五),濮阳县城内日、伪、顽军倾巢出动进行"扫荡"。王卓云和小分队正在丁村发动群众,准备挑断公路时,日伪军坦克、马队突然包围丁村。王卓云急速指挥群众转移隐蔽后,便率部向敌人冲去,身负重伤,经丁寨联络站被秘密转移到沙区医疗,伤势未好便参加了沙区的反"扫荡"斗争。同年9月,王卓云奉命赴太行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干校学习,不幸途中在太行山区与日军遭遇作战中负伤被俘,被押送东北,为国殉难,时年仅23岁。

王姓名人堂
王卓云相关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
濮阳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濮阳县


下一名人:王雨亭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