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人物网
>
陈宓作品目录
陈宓作品目录
201、《赠林尹仲》
202、《赠林教谕》
203、《赠梁运属》
204、《赠寒谷道人》
205、《早起》
206、《早起》
207、《赞文公朱先生像》
208、《赞勉斋黄先生像》
209、《赞梅溪王先生像》
210、《赠翁子西》
211、《竹径》
212、《延平凤山》
213、《延平范子登同侄祖年见访惠诗次韵》
214、《延平得雪》
215、《延平得雪》
216、《延平得雪》
217、《延平得雪》
218、《延平粹厅十咏·拥云》
219、《延平粹厅十咏·延绿》
220、《延平粹厅十咏·逍遥阁》
221、《中秋前偶题》
222、《酌建阳王氏酒》
223、《宰邑垂满喜与王梅溪孙主簿合并承入秋闱当别两月其可无诗以志此恨》
224、《竹间榴花》
225、《重九招许真诸友登高和许韵》
226、《重九与刘学录》
227、《重九日登道山亭柱间有陈休斋题词曰师相者先君也予既感时之用师而》
228、《重九前一日刘学录以诗招潘杨二丈登高二丈辞之刘以诗见寄仍和之》
229、《重九》
230、《中夜》
231、《中秋夕无月前两夕皆明》
232、《中秋桐城观举子》
233、《自勉》
234、《游云台寺观梅》
235、《与高画生》
236、《予宰安溪日景山相访还山之兴浩不可留诗以送之》
237、《予守南康适当旱岁睹东坡玉涧留题喜雨书之遮几新年三白之符也》
238、《右》
239、《又和喜晴》
240、《又和刘学录》
241、《又和单丞咏梅》
242、《又赓刘学录双莲韵》
243、《又次刘学录韵》
244、《在旅不在家书》
245、《游云台寺观梅》
246、《与杨信斋》
247、《游云台寺观梅》
248、《游武夷》
249、《游武夷》
250、《游武夷》
251、《游瑞泉》
252、《游南康栖贤寺》
253、《游壶山绝顶呈同游诸友》
254、《咏荔子》
255、《饮井多景亭》
256、《有赠鹿忽生麛承刘学录惠诗以韵谢之》
257、《约潘丈及小喻登楼玉台观木香酴醾》
258、《延平郡学有小阁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叶教韵》
259、《云台寺梅坡》
260、《云台寺梅坡》
261、《云台梅盛开呈单丞立之》
262、《云津阁》
263、《阅邸报》
264、《月岩》
265、《月岩》
266、《月岩》
267、《与刘学录》
268、《约潘丈及小喻登楼玉台观木香酴醾》
269、《与潘王二丈同游南康郡圃致爽亭》
270、《约潘瓜山刘学录登高》
271、《约潘瓜山刘学录登高》
272、《约刘学录同潘喻二丈集沧洲》
273、《喻景山索诗用石间韵》
274、《欲登蓬莱山谢雨恐泥泞不可行是早忽晴并纪其异》
275、《雨晴见山》
276、《与赵录参游东游》
277、《与赵录参游东游》
278、《与友人中元作别九月十日复会中间节物不得共观追酬所愿有今夕在聊》
279、《宰邑垂满喜与王梅溪孙主簿合并承入秋闱当别两月其可无诗以志此恨》
280、《约杨至之潘谦之登清水岩不果和潘韵》
281、《挽张夫人》
282、《往行都至严州乌驻馆阻水留二日》
283、《往溪源祈雨赓李司法韵》
284、《往溪源祈雨赓李司法韵》
285、《往桐城会傅侍郎葬次苏教思恭韵》
286、《往濑溪西重山观瀑分韵得还字》
287、《王主簿右州某日思其归因见黄华动渊明之兴方欲寄诗忽承佳句次韵见》
288、《王主簿右州某日思其归因见黄华动渊明之兴方欲寄诗忽承佳句次韵见》
289、《挽知府陈大著》
290、《挽郑通判》
291、《延平次郑粹答田父词韵》
292、《挽郑大监》
293、《闻新池拟就僧僦地未遂》
294、《挽杨尚书》
295、《挽杨夫人》
296、《延平粹厅十咏·天开图画》
297、《延平粹厅十咏·浣尘》
298、《延平粹厅十咏·环美》
299、《延平粹厅十咏·风月堂》
300、《延平粹厅十咏·飞霞》
301、《延平粹厅十咏·承志堂》
302、《延平郡学有小阁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叶教韵》
303、《挽郑大监》
304、《西窗芭蕉》
305、《小园送春》
306、《小园》
307、《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
308、《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
309、《县圃栀子花三重生简潘君》
310、《喜雨》
311、《檄中原》
312、《西桥玩月》
313、《西桥玩月》
314、《望夕》
315、《西窗酴醾》
316、《闻海阳侄讣》
317、《五月下旬雨后喜晴》
318、《五月水益小园》
319、《五月六日雨》
320、《吴江西赵仓及真帅》
321、《问月》
322、《问梅》
323、《闻延平水沴》
324、《闻延平水沴》
325、《闻延平水沴》
326、《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尊贤堂》
327、《西湖歌》
328、《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
329、《挽王侍郎》
330、《挽外舅》
331、《挽宋大卿》
332、《挽使相傅忠简》
333、《挽使相傅忠简》
334、《挽李县丞》
335、《因读鲁论赓潘丈韵》
336、《易地成池》
337、《忆饮井》
338、《延平粹厅十咏·尘表》
339、《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
340、《挽吴县尉孺人黄氏》
341、《移花》
342、《叶吉阳赴任中道而返作居思堂以自娱以诗赠之》
343、《邀同社十七人游灵岩天台次前韵呈潘刘》
344、《严州道中见月以祷雨不饮》
345、《延平书院落成柬诸友》
346、《延平书院落成柬诸友》
347、《延平六月祈雨感应赓林堂长韵》
348、《延平郡斋分韵》
349、《四月中浣流惠亭见莲》
350、《忆天台之游》
351、《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古香》
352、《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紫气》
353、《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玉井》
354、《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野亭》
355、《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熙春台》
356、《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群仙观》
357、《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棋亭》
358、《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绿净》
359、《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流杯石》
360、《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橘轩》
361、《挽吴太夫人》
362、《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剑归》
363、《挽吴太夫人》
364、《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第一溪山》
365、《延平呈潘王二丈》
366、《延平呈潘王二丈》
367、《丫头岩》
368、《行在端午》
369、《新池答问》
370、《挽许郎中》
371、《挽乡守楼宗簿》
372、《挽乡守楼宗簿》
373、《延平郡学有小阁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叶教韵》
374、《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经史阁》
375、《赋梅堂闲吟》
376、《答赵尉》
377、《和方丞》
378、《和方丞》
379、《和方漕孚若游瀑布》
380、《和范省元》
381、《和范茂才》
382、《和度支兄咏竹》
383、《和东海韵》
384、《赋梅堂闲吟》
385、《和方丞咏梅》
386、《赋梅堂闲吟》
387、《和方机宜》
388、《赋梅堂闲吟》
389、《赋梅堂闲吟》
390、《赋梅堂闲吟》
391、《赴官安溪回与柯东海同宿闲吟》
392、《复堂独坐》
393、《凫茈饷王丞》
394、《凤哹》
395、《凤池桥成余长泰以诗贺次韵谢之》
396、《风雨涨檐溜忆东平以疾不往》
397、《赋梅堂闲吟》
398、《和傅监仓祷雨》
399、《和寄喻景山》
400、《和晦庵壁间韵》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下一页]
{下一个}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