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人物网
>
陈宓作品目录
陈宓作品目录
601、《见月》
602、《简山行诸丈》
603、《嘉定戊寅秋同蔡念成诸人游三叠泉泉旧名三级改今名岩间莓苔隐然有》
604、《嘉定间赠丁寺丞使虏》
605、《寄喻景山》
606、《寄题真希元毋自欺斋》
607、《近三衢阻雨》
608、《南园杂咏·隐斋》
609、《陪刘学录岩壑之游次韵》
610、《陪刘学录岩壑之游次韵》
611、《潘丈游南寺灵岩天台回遂呈刘学录》
612、《偶题》
613、《偶题》
614、《偶题》
615、《偶题》
616、《偶题》
617、《偶题》
618、《送胡仲方西归》
619、《南园杂咏·竹亭》
620、《陪赵工部三峡白鹿之游有感而赋》
621、《南园杂咏·松亭》
622、《南园杂咏·水月轩》
623、《南园杂咏·山光》
624、《送抚州李兄武伯归乡》
625、《送抚州李兄武伯归乡》
626、《送方签判赴江西任》
627、《送陈守子华宿土囊有感》
628、《送陈国正》
629、《松》
630、《偶题》
631、《秋酌》
632、《临安送郑左藏》
633、《三山送真景元》
634、《三山送楼干》
635、《闰月中山行》
636、《闰月五日题武夷》
637、《闰月五日题武夷》
638、《闰月五日题武夷》
639、《瑞麦》
640、《入暮》
641、《陪潘王二丈池上》
642、《泉南道中》
643、《陪赵工部三峡白鹿之游有感而赋》
644、《秋夜四鼓玩月》
645、《秋夜四鼓玩月》
646、《秋夜》
647、《秋日纳凉》
648、《清水岩祷晴》
649、《清水岩祷晴》
650、《铅山圣泉》
651、《瓶梅》
652、《评书》
653、《送胡提干》
654、《人日寿外姑方氏》
655、《和翁子雅》
656、《和喻景山赋梅韵》
657、《和喻景山》
658、《和杨县尉五首》
659、《和杨县尉五首》
660、《和杨县尉五首》
661、《和杨县尉五首》
662、《和杨县尉五首》
663、《和杨秋止酒韵》
664、《和许月湖游鼓山》
665、《和王丞惠酒次韵》
666、《和徐绍奕昭君图》
667、《和赵仲白》
668、《和翁子雅》
669、《和王子贤兄》
670、《和王主簿韵》
671、《和王主簿》
672、《和王主簿》
673、《和王主簿》
674、《和王主簿》
675、《和王丞迈》
676、《荔子》
677、《和许月湖上元游东禅》
678、《次仙豩陈侍郎韵寄题刘尚书二首·秀野》
679、《答赵尉》
680、《答李武伯》
681、《刺桐》
682、《刺桐》
683、《次喻景山韵》
684、《次喻景山韵》
685、《次喻景山韵》
686、《次喻景山韵》
687、《次喻景山韵》
688、《和赞府赵师洪韵》
689、《次仙豩陈侍郎韵寄题刘尚书二首·真止》
690、《和赵仲白》
691、《次泉守游郎中》
692、《次泉守游郎中》
693、《贺权郡雨应祷》
694、《荷花》
695、《和卓省元韵》
696、《和周宰书林》
697、《和郑自正长官》
698、《和郑知县游山韵》
699、《和郑潜夫游山韵》
700、《和天台戴复古韵》
701、《次延平郡文学宴新进士韵》
702、《庐山歌》
703、《南剑值雪》
704、《南剑鹿鸣》
705、《南剑道中示友人》
706、《南安观社会》
707、《纳凉》
708、《暮宿化成庵》
709、《暮春》
710、《某尝次赞府卢丈高韵复承见示佳篇叹咏之馀辄成二首》
711、《某尝次赞府卢丈高韵复承见示佳篇叹咏之馀辄成二首》
712、《和王丞迈》
713、《谩题》
714、《南康食芡梨》
715、《庐山爱莲堂观雨》
716、《楼玉台》
717、《六月三日大风雨蔡忠惠家玉堂红一洗而尽因忆去年三山帅宪各致馈》
718、《六月祷衍山剑镡得雨》
719、《六月祷衍山剑镡得雨》
720、《六月祷衍山剑镡得雨》
721、《柳絮》
722、《岭上见梅》
723、《次潘丈韵与刘学录》
724、《妙寂院访梅》
725、《和刘制干潜夫》
726、《和枢上人韵》
727、《和枢上人评诗》
728、《和饶司理》
729、《和泉州施通判》
730、《和泉州施通判》
731、《和泉州施通判》
732、《和泉州施通判》
733、《和潘丈四子诗韵》
734、《和潘舍人》
735、《南康爱莲即事》
736、《和潘瓜山游山韵》
737、《南康大雪》
738、《和刘学录韵》
739、《和刘学录韵》
740、《和刘学录韵》
741、《和东海题云松岭书堂》
742、《南园荔子熟名曰魏紫盖是陈家紫种以先公赐封大名地冠之》
743、《南园》
744、《南唐喜雪》
745、《南唐郡圃》
746、《南唐呈潘王二丈》
747、《临安送郑左藏》
748、《和潘侯觅荔子》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下一个}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