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长乐人物

高鲁


[公元1877年-1947年]

高鲁(1877~1947)

高鲁,字曙青,号叔钦,龙门乡人,清光绪三年(1877)五月十六日出生。高鲁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赖母林氏茹苦含辛教养成人。光绪二十一年,就学于福州九彩园。光绪二十四年,考入马尾船政学堂。光绪三十年以优异成绩保送出国学习。翌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攻读工科,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第一个编制了以立春为岁首的《长春历书》。宣统元年(1909)毕业,以力学计算方面的论文获工科博士学位,奉派考察德、法各国工厂。同年,孙中山在巴黎组织同盟会,高鲁积极参与活动,联络在比利时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他随孙中山回国到福州。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历任临时政府秘书、教育部编纂、江苏省政府委员、大学院中央研究部秘书。民国3年(1914),任北京中央观象台第一任台长,同时还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任教。

高鲁任台长后即设立历数、天文、气象、磁力四科,对前清“钦天监”做了根本的改革。同年,参加东京国际气象会议,介绍我国气象台组织、计划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引起国际气象学界的注意。回国后,创办《气象月刊》,后改为《观象丛报》,普及气象知识。翌年,开始筹备在北京建立大型天文台,提出设计图样,编造预算,购置许多先进的仪器、仪表,还正式测定北京的经纬度,并以中央观象台的名义颁发按照国际通用月份排比的历书,此外还在库伦(今乌尔巴托)设测候所,为中国现代天文气象研究打下基础。

同年冬,袁世凯阴谋窃国称帝,筹安会的骨干分子企图借重中央观象台以天象名义,发起向袁氏上 书“劝进”,遣人说服高鲁。高乃笑告曰:“日月合璧,非日蚀即月蚀,乃凶兆非吉兆也,五星联珠有定期,在事前可以算定,空中四十五度内五星联珠之现象,偶逢喜事,虽亦有之,但终以不祥者为多。”高坚辞益力,终不为动,来者怏怏而去。

民国7年,高鲁参加巴黎国际统一时辰会议,在会上详细地介绍他所设计的中国天璇式中文打字机的图样,引起与会学者的重视,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章,事后留任中国留欧学生监督,民国10年回国复任。

民国11年在高鲁积极倡导下,成立中国天文学会,高就任第一任会长和总秘书。

民国15年,高鲁南下投奔广州国民政府。次年,任南京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秘书、大学院秘书。

民国1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高就任天文研究所所长,是年冬,完成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测量工作。翌年,出任驻法国公使。在驻法公使任内,为全权代表与爱斯托尼亚签订通商条约及签订中希(腊)友好条约。曾偕同王宠惠、蒋作宾伍朝枢诸节使,联袂赴日内瓦,运动撤废在华领事裁判权,获得原则通过,另订办法实施。在法期间,关心注视天文界最新研究成果,对日食作进一步观察,证明了广义相对论,得相对论创始者爱因斯坦的赞赏。

民国20年,应召回国,被任命为教育部长,未抵国门,被任为中央-委员。他与天文学家张钰哲陈遵妫等共同商定,提出整理古天文学的四原则十七条大纲,即以科学方法整理历法,疏解并证明古历法原理,推算疏密程度,干支及岁时,中星列宿,中历制度的起源沿革,古代观测记录的整理和历史发明真伪的考核,对现代天文学史研究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民国26年,他主持《世界百科全书》中《天文学全书》工作,其负责编写《中国天文学史》的资料已搜集齐全,可惜在抗日战争中散失。

民国29年3月,汪精卫妄图拉高鲁到南京任职,遭到严词痛斥。他只身滞居重庆,继续从事天文学研究。民国30年9月12日发生日食,他与余青松、竺可桢张钰哲陈遵妫等人在甘肃临洮观测日全食,测定了日全食的天空亮度。

民国31年,任闽浙监察使,值福建沿海八县光复,善后工作百废待举,高鲁出巡辖区,得知日军犯闽时沿海驻军多不战而退,毅然不惧权势,向-提出弹劾当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抗战不力,结果反而被免去职务。旋因社会舆论的指责,政府不得已又任命他为-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军风纪第一巡察团委员。

民国34年6月,返回福州,7月旧病复发。民国36年6月26日病逝于福州,终年71岁,临终时家境贫困,甚至无以为殓。

高鲁爱好篆刻、藏书,因其父把书室称为“霁云楼”,他便自刻“霁云楼小主人”的石章,作为藏书图章;又刻“清白”二字石块置诸案头,作为座右铭,他的主要著作,行销海内外。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高姓名人堂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187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
北京大学人物介绍
长乐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长乐


下一名人:高梦旦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