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 > 同安人物

黄文照


[][公元1556年-1651年]

黄文照(1556~1651年),字懋显,又字季韬,号毓源(据黄氏族谱)。祖籍同安金柄,出生于晋江安平里外祖父曾仲魁家。明末清初闽南著名理学家。

黄文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黄怀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泉州府庠生,兄黄文炳是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历官至陕西参政。文照3岁时即经历了倭寇陷城之难,14岁纳婚临江太守陈选之女,此后赁居于泉州城西铁炉铺五塔巷。

文照自幼聪颖勤读,24岁中秀才人郡庠,笃志性命之学(程朱理学),又精于琴艺。此间与师友颜桃陵、何镜山、谢修之等人结“紫云社”,赋诗弹琴,切磋学问,完成《琴庄》、《随笔》、《二笔》等著作。又庐居瑞峰山三年,著成《两孝经》。相国叶向高为之作序,说“即此两经(指《礼经》与《两孝经》),而六经之蕴具矣。”

文照学富五车,却命蹇事乖,科场屡挫。万历四十年(1612年),56岁的黄文照决然离开府学,次年携书执琴,四处游学。历雁荡、西湖、普陀、天台、太姥,足迹遍及闽浙名山大川。师事休歇上人于西湖,进谒心学大师王阳明于会稽,拜访四梁先生于定海,订业周海门于剡溪。以所学切磋于周,撰成《问答约言》一书。游学归来,长期隐居于泉州清源别洞,南台石壁,专事著述讲学。天启五年(1625年),致仕在乡的大学士叶向高礼聘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来闽布道,黄文照赶赴福唐(今福清),和叶向高、何乔远张瑞图、池显方等70位闽中名士一道与之交游,切磋中西学问。

崇祯六年(1633年),黄文照与 林云龙之孙林孕昌开讲堂于泉州笋江“在兹堂”,集徒讲授理学。后迁至一峰书院。3年后,经东林党前辈黄道周和曾樱的倡导,正式成立“笋堤社”,集徒邀友,讲经论史,成为泉郡著名的民办书院,与黄道周在漳州创办的“邺山讲堂”、“南屏文社”齐名。笋堤社分“出云堂”和“正学堂”,每月两期集合,分文、行、忠、信四大课艺,由文照、曾樱林孕昌各出讲章(讲义),次日由学生问录相质,分组互为答辩。这种教师出讲义、师生定期分组讨论答辩的教育方式,堪称古代教育方法之创新。面对明末之内忧外患,讲辩特别重视行与忠,即品德与民族气节教育。据记载,“笋堤社”之教育成果显著。自崇祯九年至十六年(1636~1643年),社中学生连中两解元、十进士。蒋德景、黄景匊同年(1642年)入阁。其指导下的文社尚有“宗镜社”、“颖社”等。明亡后,社中师生多有殉国、归隐者,显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黄文照的优懋学行和教育成就,深得朝野敬仰。早在天启元年(1621年),光禄寺卿、晋江人何乔远就疏荐于朝,称他“笃志圣学,潜心力行”,认为其著作可与福建的理学名家陈真晟比美。直指李嗣京也交相举荐。朝廷下旨征为王府教授。此次黄文照可能却聘未就。清顺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建南明隆武政权,吏部尚书张肯堂又疏荐黄文照,称他“品高嵩岱,学溯关闽……行年九十,称道不乱,忧国倍殷”,朝廷下旨“黄文照学行可师,特授国子监学正,行诸地方官至家赐存”。地方官奉旨送“天恩存问”金匾,月送肉米布帛。当年十月,文照应召到京(福州),前相国蒋德景赠诗曰:“从此安车见天子,真儒应压汉公卿”。文照具疏辞官,朝廷不允,但表示“姑准回家”,令地方官发银300两为刻书之费,刻完进览。圣旨备尽褒美之词,称他为“有德有学,忠君爱国……真有用之真儒也”,黄文照的“聘君”名号由此而来。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陷福州,隆武政权亡。顺治五年,清兵进军闽南,93岁高龄的黄文照离开泉州,回祖籍金柄避难。他拜谒了宗祠后,就隐居于同安轮山之北的星子庄(今址不详),常到三秀山中的雪山岩读书练武。顺治八年,黄文照卒于星子庄,享年96岁。终葬于长兴里美龙山,墓碑阴刻“明聘君理学布衣峨山黄先生墓”。世人称之为“黄布衣”、“黄同安”。其遗著除上述《琴庄》、《随笔》、《问答约言》外,尚有《道南一脉》、《仁诠》、《理学经纬》、《太极图说》、《南台志》、《九日山志》等书,惜已大部湮佚无传。

黄姓名人堂
黄文照相关
同年(公元155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51年)去世的名人:
同安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同安


下一名人:池浴德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