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
字时言,瓯宁高阳乡(今属顺昌县)人。生年不详。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元年(1522年),调任户部主事,旋升兵部员外郎,奉派前往山西大同,协同当地驻军部署防务。
大同驻军因管理不善,部分士兵发生-。兵部派侍郎胡瓒负责处理,胡不作调查,简单惩罚,激起兵变。李默一面上报朝廷,召还胡瓒,一面深入兵营,教育安抚,很快平息兵变,受到朝廷嘉许,调任吏部郎中。
编《大明舆地图》,详述天下形势及各地屯兵、课赋等情况,受到礼部尚书桂萼赏识,为之奏闻;世宗嘉勉,列为重要文献,交内阁存用。时道士邵元节以符术得到世宗宠幸,请求封诰,李默坚持不予。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默充任武会试同考官。试毕,赴兵部宴,兵部尚书王宪轻慢僚属,不以宾礼相待。李默当场指责王宪不明礼节。王宪劾其不逊,因此被贬为宁国府(今安徽宣城、宁国等地)通判。后屡迁广东按察司佥事、云南提学副使、浙江左布政使等职,由于政绩显著,又召入京,升为太常寺卿,掌南京国子监事。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秋,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引兵入寇,陷古北口,京师告急。李默奉命率兵5000人守正阳门,发动军民昼夜巡逻,防卫甚为周密,蒙古兵旋即退去。不久,李默历吏部左、右侍郎,升为吏部尚书。任内秉公持正,选拔贤能,澄清吏治。当时,严嵩把持内阁,卖官受贿,培植私党。李默执掌吏部,每持己见,严嵩不能任意安插亲信。嘉靖三十年(1551年)九月,廷推辽东巡抚,李默推荐不与严嵩同流合污的布政使张臬。世宗征求严嵩的意见,严嵩趁机诬告李默“偏执用人”,并称张臬不能胜任。世宗听信谗言,罢李默的官,以万镗代之。翌年,万镗罢官,世宗复用李默为吏部尚书,特许其骑马出入宫苑,不久,又晋升为太子少保,命兼翰林学士。朝中奸佞对李默更加妒恨,给事中梁梦龙曾弹劾其“徇私”。同僚中有人劝李默明哲保身,李默慨叹道:“吾备位公卿,年纪六十,尚复何求,惟有致身耳。”严嵩之子严世藩恃势弄权,李默十分反感,曾奉劝严嵩把儿子送回原籍守祖墓。朝廷考核官员时,李默率部属不会客,不参加宴请,堵塞严嵩提拔亲信的门路。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视师还朝,凌侮公卿,朝官无人敢与抗争,独李默“盛气折之”。赵文华想当兵部尚书,李默不赞成,严嵩、赵文华想推荐胡宗宪为总督,李默却荐举王诰。赵文华知道世宗“喜告讦”,就利用李默在《试选人策问》中有“汉武征西域而海内虚耗,唐宪役淮蔡而晚业不终”之语,诬告李默有意诽谤朝廷。世宗不察,怒罢李默官,并定罪入狱。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二月,李默因饥寒而死于狱中。隆庆年间(1567~1572年),南京给事中岑用宾等为李默伸冤,李默得到平反,恢复原官衔,并受祭葬。万历中(1573~1620年),追赠太子太保,赐谥“文憨”。
李默博学多才,著作颇多,有《朱子年谱》、《宁国府志》、《孤树哀谈》、《建宁人物传》、《群玉楼稿》、《大明舆地图》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