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人物

李述中


[公元1907年-1974年]

李述

(1907~1974年)

李述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字子新,螺城镇北门李厝人。童年在家塾启蒙,14岁进惠安中学,16岁转学福州省立一中,同年夏天考进厦门大学预科,4年后升入本科法学院。

民国18年(1929年),转广州中山大学。在校时与同学章振乾等组织中山大学福建同学会,出版《闽钟》旬刊,对福建政局提出意见和批评。此间李述中思想急剧转变,他曾和友人合办《摆轮》刊物,研究各种思潮,阐述马克思理论和交流学习心得。

民国22年,十九路军在闽成立人民政府,反蒋独立。李述中偕同中山大学部分进步师友来闽参加倒蒋运动,曾为报刊写稿,宣传人民政府的革命宗旨和主张,唤起人民群众抗日倒蒋。十九路军失败后,仍返中山大学。翌年10月,他东渡日本,继续深造。民国24年4月,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农经系。期间,由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领导人许冠杰、章伯钧介绍办理入党手续,嗣负责临时行动委员会东京支部党务,与同志一道创办《时代》刊物,抨击蒋介石政权的-反动政策,译介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又编印《南青》期刊,提出“抗日反陈仪”口号,在留学生中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芦沟桥事变前夕,李述中从日本回国。原计划至中山大学任教,因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学校内迁,遂返家乡,在泉惠一带文化界组织和联系临时行动委员会成员李佑辰、陈盛智、李述文等,开展抗敌后援工作。并曾协助陈雪华、曾鸿(克昌)等在惠组织剧团,下乡演出,宣传抗日救国。

民国27年5月,厦门沦陷。李述中和李佑辰、陈盛智等由福州转往武汉,参加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央工作会议。会后,他担任中央党报《前进日报》。

武汉沦陷前夕,他随同国民政府中侨委委员宋渊源赴南洋劝募抗日救国义捐。是年10月,新加坡南侨总会成立,所有捐募事均为该会办理,李述中改就槟城《光华日报》主编,大力宣传抗战建国的必要性、急切性,激发侨胞的爱国热情,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1939年秋,他在新加坡中正中学任教时,得一侨商资助,和人家合组一进口公司——源和公司,兼事商业活动。新加坡沦陷后,他埋身商场,幸免日寇破孩。日本投降后,新加坡重为英国统治,他与民主人士卢必然、中共党员张兆汉等交往密切,曾办一期刊,介绍抗战胜利后的伟大祖国和新兴社会科学知识。

民国36年初,李述中因父病重回国。其父殁后,仍回新加坡。两度过港时,都和章伯钧、郭冠杰等相会,交换对时局的看法,对早日归国参加解放事业有了共识。越年,他毅然回国定居福州。此时,他以归侨身份,被省参议会选为福建省银行董事会董事;同时,受农工党中央委派为福建地下工作委员会主委,暗中联络同志做些地下工作,以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述中担任农工民主党福建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建立、整顿、发展组织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镇反运动中,他号召农工党成员提高警惕,分清敌我界限;要求成员肃清旧民主主义思想,确立“接受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思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内集体领导,改进领导方法和作风,健全基层组织,增强团结,以求巩固。

1954年,农工民主党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会上,李述中被推选为农工民主党福建省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嗣又担任政协福建省委员会常委、副主席、省人民代表、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57年,李述中被错划为 分子,撤销本兼各职,仅保留省政协委员和农工党省委员会委员职务。1969年,被遣送到建宁县黄坊公社仍田大队插队劳动,1974年5月病故于建宁县。1982年1月,经中共福建省委批准,对李述中被错划为 分子给以改正,恢复名誉。4月,在隆重举行悼念仪式后,骨灰安放于福州枕峰革命烈士公墓。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李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
中山大学人物介绍
惠安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惠安县


下一名人:吴敦仁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