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品鑫,又名萧霖、刘宗帮、刘少平,1922年8月生于云南省晋宁县广济村(原属云南省呈贡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尽管生活十分艰难,父母希望儿子能有出息,便节衣缩食供他读书。1939年3月,刘品鑫考入呈贡中学初三班。
1940年,呈贡中学聘请西南联大学生许唯宁(徐晃)、陈宜平(陈瑞图)(均系中共党员)二人到校任教。许唯宁、陈宜平二人在呈贡中学秘密串联发动进步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宣传。刘品鑫在他们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党组织领导的读书会(后改为社会科学研究会),并积极参加寄发、张贴传单、大小字报,揭露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 国民党三青团。1941年元月,他经许唯宁、陈宜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党支部组织委员。加入党组织后,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高标准、严要求,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先后介绍本班同学邓荣富、黄荣、李绍华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还发展了杨贵、杨忠、李奉权、李茂林、郭珍、吴国柱、昌端义等加入社会科学研究会,并引导他们学习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公开 国民党反动教育。1941年秋,他用萧霖名字的毕业证书越级考入云南省立昆华中学。在昆华中学,他除了认真搞好学习外,还组织学习马列主义,宣传抗日主张。1942年,原同班同学杨贵、吴国柱、李茂林也考入该校。在刘品鑫的领导下,他们串联呈贡籍在昆明青年学生,筹建呈贡中学校友会,举办《群声》会刊,揭露地方-污吏;改组了呈贡旅省同乡会和同学会,使这些组织的领导权掌握在进步人士手中。并通过这些组织,团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人民群众,同国民党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3年,刘品鑫在昆华中学身份暴露后,组织安排他以小学教师为掩护,在滇南一带从事革命活动近一年。同年底他又从滇南回到昆明天祥中学,以读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
1944年,他仍用萧霖的名字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在云南大学期间,他思想更加活跃,革命斗志更加高昂,不仅积极参加该校党组织的各种活动,完成组织交给的各种任务;同时还组织一些党员和进步学生到呈贡、晋宁、澄江三县交界的农村,组织发动农民,秘密组织革命武装,建立抗日游击据点;并组织同省会、同乡会、同学会回呈贡,深入广泛地开展打击土豪劣绅和-污吏的斗争。
1945年,刘品鑫受省工委的指派,化名刘宗帮,到沾益播乐中学以教书掩护,开展党的工作。他在播乐中学期间,作风踏实,广交朋友,积极对进步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在学生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并在播乐中学党组织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宣传活动。
1946年8月,根据省工委指示,播乐中学党组织派刘品鑫(化名刘少平)、黄荣(化名张培园)到宝山中学以教书为掩护,在宣威宝山、格宜一带组织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积极培养骨干,散发革命火种,秘密组建游击队,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并为建立革命根据地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刘品鑫到达宝山后,很快就与当地地下党员柴爱国取得联系,并组成了党的特别领导小组,柴爱国为组长,他和黄荣为成员。在宝山期间,他积极工作,吃苦耐劳,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广交朋友,并努力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很快就与宝山中学师生打成一片。他诚恳好学,积极进取,生活俭朴的作风,很快就赢得了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爱戴。他经常利用工作之便向进步青年师生,宣传革命思想,灌输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各阶段的主张,积极引导进步青年师生向党组织靠拢,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一些青年师生受先进思想的影响,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革命情绪不断高涨。
1946年9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宝山中学一些住校学生到离校五华里路的绿阴塘洗衣服、游泳。刘品鑫、黄荣认为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大好时机,便和学生一道到绿阴塘。学生们洗好衣服后,就在绿阴塘里游泳。在游泳中,青年学生白斗芳突然溺水。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不习水性的刘品鑫,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全力抢救,白斗芳得救了,而刘品鑫却牺牲了,年仅24岁。
(陈世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