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市 > 宁河区人物

李兴中


[公元1890年-1962年]

兴中(1890~1962)字时甫,化名李石父。直隶(今河北)宁河(今属天津)人。早年就学于保定军校一期炮科,毕业后先在段祺瑞部任职,官至炮兵营营长。因对袁世凯段祺瑞的倒行逆施不满,有违其“从军雪耻报国”的志愿,愤然脱离段部,转入冯玉祥部,从事军官训练并任教于北京南苑学兵团、张家口军校。1924年10月北京政变时,任京畿警备司令鹿钟麟的参谋长,积极参与囚禁曹锟、驱逐溥仪出宫等行动。1926年春随冯玉祥赴苏联参观考察。回国后参加五原誓师,先后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政治部部长、洛阳各级军校总监督、总司令部训练副监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时任冯玉祥的参谋长,同年10月任汾阳西北军官学校校长。1932年曾给军校《同学录》题词:“国亡种灭,即在目前,愿各同志永远站在统一革命战线上,精诚团结,奋斗到底!”军校学员中中共党员甚多,成为以后抗日同盟军的骨干力量。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通电全国,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此前,李作为冯的代表,多次与中共及香港、两广反蒋抗日力量联络,6月当选为同盟军军委委员。同盟军失败后寓居北平,仍从事抗日反蒋活动,遭国民政府通缉。

1935年秋,李接受杨虎城的邀请,回陕任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兼十七路军参谋长。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辅佐杨虎城调整人事安排、加强部队建设。1936年5月18日任陆军中将。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杨和孙蔚如在绥署掌握全局,军事方面交李与寿山商定。12月12日蒋介石临潼解回西安被扣于新城绥署大楼。当晚李接到一封要求他救蒋脱险的匿名信,当即交给杨虎城张学良。张、杨遂决定把蒋介石转移至金家巷高桂滋公馆。当时,李任联合参谋团成员,秉承张、杨旨意参与一切军事问题的研究与策划。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十七路军缩编为以孙蔚如为军长的第三十八军,杨虎城举荐李为该军第一七七师师长。第一七七师系原十七路军直属部队和第十七师之一部组成,各级官佐多是中共党员。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李令第一七七师第五二九旅于9月1日离开三原赴河北参战。10月又驰援忻口,血战半月。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多次给李兴中来电,赞誉第五二九旅为“雄师”。此后,李率第一七七师(欠五二九旅)驻合阳至潼关一线,指挥所部并配合地方民主抗日力量固守河防。1938年初,派游击队过河袭扰日军。胡宗南视察河防时,曾许诺增派一师兵力归李兴中指挥,李知其“意在沛公”,断然拒绝。第四十六军樊松甫亦派视察组到合阳,其组长认为学习八路军打游击是游而不击、追时髦、赶摩登。李当即反驳: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国共合作,全面抗战,不能包办抗战。此间,李还命令印发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供部队学习。5月3日,李率第一七七师主力东渡黄河主动出击日军,首战永济张营镇告捷。继而血战吴王渡,攻取猗氏(今属临猗)、安邑(今属运城)、闻喜及围攻运城,收复晋南三角地带13县。在战场缴获的日军文件中称:“侦悉张营之战,支那军一七七师系杨虎城部”,该师“骁勇善战,不可轻敌”。晋南战役期间,李因高烧喉肿,经上级批准回西安就医旬日。返前线前曾到七贤庄拜见中共代表林伯渠。6月,第三十八军扩编为第三十一军团,同年11月又改编为第四集团军,下辖第三十八军和第九十六军。李于6月21日被任命为第九十六军军长,次年1月21日正式就任。8月,率部参加著名的中条山保卫战,固守中条山西部防线。至1940年10月奉命换防,参与了芮城、风伯峪、二十里岭、玉泉寺、苍陵峪、大小南沟和“六六”、“四一七”等战役,与寿山的第三十八军共同歼敌两万以上。日军畏中条山,喻其为“盲肠”。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李指挥第九十六军策应配合,派两个加强团出击临晋(今属临猗)、猗氏以南,虞乡(今属永济)、解县(今属运城)以北地区,派一个加强营夜袭虞乡车站,破坏日军铁路、公路交通线。战后,李高度评价百团大战,热情赞扬八路军,还命令印发毛泽东《论持久战》,供官兵学习。1941年初,第九十六军布防洛阳、偃师一带。洛阳以北的黄河铁桥渡口,是豫北通往太行山区的交通要道,八路军人员来往不断,李令渡口守备部队尽力予以方便。皖南事变发生后,李沉痛地说:“公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定论,皖南事变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由于长期作战,加之国民党内的造谣中伤,李回西安养病,并有隐退之意。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孙蔚如认为,李若去职,其空缺必被中央系替补,故写信派专人急送,敦请李速返前线指挥。李看信后权衡去留利害,最后决定速返前线。不久,孙女下嫁李子,孙、李结为亲家。1943年7月,李升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在1944年5月的豫中会战和1945年3月的豫西鄂北会战中,在第一、第五两个战区的统一部署下,率第九十六军与友邻部队一起,给日军以重大杀伤。豫西鄂北会战结束后,1945年7月,李再升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但蒋介石却将第九十六军并入第三十八军,实权落在第三十八军新任军长张耀明手中。继赵寿山、孙蔚如之后,李也被架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积极准备内战,李为此而沉闷、烦躁、愤慨。1945年冬,第三十八军脱离第四集团军指挥,李的兵权被剥夺殆尽。1946年春,李在河南淇县车站会见刘伯承。之后,李的下属曾建议待机应变。李认为想法不错,但因掌握不了部队而犹豫,以致错失良机。同年5月,孔从洲率整编第三十八师第五十五旅于河南巩县起义受挫,李派人护送孔北渡黄河去河北邯郸,并对孔以前驻豫北小集时未能起义表示惋惜。1947年初,第四集团军总部被撤。蒋介石给李发电云:将来全国设若干战区,定以司令长官委任之。李对蒋已不抱任何幻想,曾感慨地对下属讲:咱们宁可给蒋介石送葬,千万不能跟着他殉葬。稍后,陈诚约见李于南京。李说:中国人打中国人的事情我绝对不干了。遂即卸军职去上海,经于右任提名任-监察委员,以此名义从事民主活动,曾化名李石父,与褚辅成等在《大公报》发表反内战、反-、争和平、争民主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奉召进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不久,即受命出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交通厅厅长。他不顾年老体弱,经常深入基层,受到周恩来的赞扬。他还担任政协河北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河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62年7月24日因病在北京去世。

经历历史事件

  相关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李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89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2年)去世的名人: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人物介绍
宁河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宁河区


下一名人:马青苑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