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 > 米脂县人物

孙可望


[][?-1660年,明末起义军将领]

孙可望(?~1660年),原名孙可旺,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陕西延长县(或作米脂县)人。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他带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因与大将李定国不合,导致内讧。兵败,投降清廷。

明崇祯三年(1630),张献忠在陕北起义,出身贫苦的孙可望参加义军,被献忠收为养子,改姓张。成年后,勇敢、狡奸,每遇敌,他率部下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因他稍识字,又机灵,颇受张献忠器重,为张四个养子中之长子。崇祯十七年(1644)八月,张献忠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大西政权,孙可望位列群将之首,以平东将军,另加监军,节制文武。

由于清军入关,李自成义军溃败,战争形势急骤变化。大西政权建立不久,四川的形势迅速逆转。大西大顺二年(1645),四川的地主武装向大西政权反扑,南明军队几路向四川进攻,张献忠只得分兵拒敌。是年七月,孙可望率部南征,打败了明将杨展,收复了叙州,将明军追击至永宁(在今四川叙永县)。次年,大西军已无力控制四川局势,张献忠放弃成都北上。九月,到达西充凤凰山下扎营。因扼守朝天关的大西军将领刘进忠对张献忠心怀不满,这时叛变,暗引清军从汉中突袭大西军,张献忠仓惶应战,身负重伤。孙可望领兵赶到,救出献忠。献忠伤重牺牲,孙可望与李定国等四将军率余部四万人马南撤,退入贵州。1647年,进入云南,复本姓,改名可望。时云南土司沙亭洲袭取了明黔国公沐天波的300年厚藏,可望闻讯,急选精兵两千打败了沙亭洲,夺取了沐天波的财宝及沙府的积蓄,沐天波及兵备道杨畏知皆投降于孙可望,随即,云南的府州、土司均归降于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等在云南“革故鼎新,养兵恤民,急图善治”,【注:见《明末滇南纪略·悔罪归明》。】使地方秩序安定,生产有所发展,得到云南各族人民支持,部队迅速扩大。

永历二年(1648),四川巡按钱邦芑差人招孙可望等归属永历小朝廷,可望答应,并要求封王位。次年四月,可望派龚鼎、杨可仕等人赴肇庆,向永历帝献金二十两、琥珀四块、马四匹,奉书求封秦王。永历帝让群臣合议,众臣多不赞成。其时,庆国公陈邦傅驻屯广西南宁,其兵力甚弱,欲拉拢孙可望以自固。邦傅闻可望求封,朝议不决,便私造“秦王之宝”金印,伪造敕书,派人送入滇,封孙可望为“秦王”,“令其-蜀、黔、楚、粤文武将吏,兵马钱粮,生杀不待奏闻,以令旨行,百官皆称臣听令”。【注:见《永历实录·叛臣列传》。】但当可望受假封礼仪刚毕,龚鼎等持朝廷封可望为荆郡王之敕返回。可望怒,复派人入朝求实封。因滇中人知秦王为假封,可望感到羞耻,便留李定国、刘文秀守云南,自率部返回贵阳

孙可望驻兵贵阳,一面自称秦王,一面仍派人去南宁见永历帝,求实封敕书。因朝臣反对,可望便派总兵官领兵赴南宁,刺杀了内阁严起恒等几位大臣。清军逼近南宁,永历帝欲入黔暂避,孙可望遂派兵迎永历帝居安笼所(在今贵州关岭县西南)。他在贵阳大造宫殿,设内阁六部,定朝仪,立百官,改印文,“凡四川、云南、贵州文武大臣数百余员,俱挟以威令,刻期朝见,授以伪衔。有不从者即诛之”。【注:见《明季南略》12卷下。】

永历帝见孙可望篡夺皇位的野心日益明显,心中惧怕,便在永历八年(1654)三月,密召李定国护驾。时李定国屯南宁,孙可望派兵攻击,为李定国所败。他闻永历帝召定国,感到禅位受阻,即派大将白文选去安笼挟持永历帝移住贵阳。白文选不满可望所为,故意等待李定国赶到,共同护送永历帝迁居昆明

永历十年(1656)三月,永历皇帝在李定国护送下入居昆明。永历帝、李定国欲与孙可望讲和,但可望的心腹将领张虎等却怂恿可望以武力攻杀李定国、刘文秀,篡夺皇位。十一年(1657)八月初一日,孙可望发兵十四万攻云南,九月初到达交水县(故治在今云南沾益县)。孙可望委白文选为领兵大总统,文选却心向李定国。兵至交水后,文选率所部兵马投归李定国。李定国、刘文秀整顿兵马至交水列营。两军交锋,可望部将马维兴、马宝皆倒戈,孙可望军遂大溃。可望逃回贵阳时,已众叛亲离,只有十多骑随从。追兵继至,他慌忙逃至湖南武冈,投降于清军洪承畴部。

孙可望投降后,清廷封他为义王。次年(即清顺治十五年),他被召进京城,受顺治帝召见,命他隶属于汉军正白旗。顺治十七年(1660)六月,可望上 书辞爵。十一月病死。

孙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660年)去世的名人:
米脂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米脂县


下一名人:刘远生

返回电脑版